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

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

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

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

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

形式: 古风

翻译

她的眼眸蕴含天赐之美,绘画技艺超凡出众。
在画中万物已具形象,然而形象之外更有生机盎然。
西施之美无法亲眼目睹,千年时光也无法重现。
她的浣纱神态空留画中,仿佛笔尖仍有余温。
微笑何其难得,如蛾眉含情,更显韵味。
微风吹过窗户,却未掀起衣袖,只有轻盈的罗衣感知。
春风吹拂华美的殿堂,金色屏风透出晨曦的光芒。
此景令人眼花缭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阳台仙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智慧非凡的女子,她不仅拥有天赋的美丽,而且还具备超凡脱俗的智慧。诗中的“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表明她已经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峰,并且她的作品中还蕴含着更深的意义和情感。

通过对画中女性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难以复制的赞赏之情。同时,“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也透露出一丝哀愁,因为美好的东西往往难以再现。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则描写了诗人对于画中细节的留意和赞赏,即使是最微小的笔触都能体现出画家的用心和技艺。"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更是对画中女子笑容的描绘,她的笑容不仅美丽,而且还充满了生命力,让人感觉到她的情感是如此真挚。

“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则是在写画中的环境氛围,诗人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得整个场景变得生动起来,同时也突出了女子的高贵和脱俗。

最后两句“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是诗人对于画中场景的总体感受,通过对豪华宫殿、翠绿的窗帘以及早晨微光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感到自己如同走进了云阳台一般,这种感觉让人眼前一亮,心灵得到净化。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过前安宜张明府郊居

寂寥东郭外,白首一先生。

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

夕阳临水钓,春雨向田耕。

终日空林下,何人识此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齐一和尚影堂

一公住世忘世纷,暂来复去谁能分。

身寄虚空如过客,心将生灭是浮云。

萧散浮云往不还,凄凉遗教殁仍传。

旧地愁看双树在,空堂只是一灯悬。

一灯长照恒河沙,双树犹落诸天花。

天花寂寂香深殿,苔藓苍苍閟虚院。

昔余精念访禅扉,常接微言清道机。

今来寂寞无所得,唯共门人泪满衣。

形式: 古风

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

望君舟已远,落日潮未退。

目送沧海帆,人行白云外。

江中远回首,波上生微霭。

秋色姑苏台,寒流子陵濑。

相送苦易散,动别知难会。

从此日相思,空令减衣带。

形式: 古风

严陵钓台送李康成赴江东使

潺湲子陵濑,髣髴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绿。

新安江上孤帆远,应逐枫林万馀转。

古台落日共萧条,寒水无波更清浅。

台上渔竿不复持,却令猿鸟向人悲。

滩声山翠至今在,迟尔行舟晚泊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