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来到东溪边观赏溪景,面对着水中的孤石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
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
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似乎经过修剪,平坦的沙岸,洁白的沙石仿佛多次被粗选细筛。
我虽然迷上了这里但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已累得精疲力衰。

注释

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
溪发源于天目山,至城东北与句溪合,宛、句两水,合称“双溪”。
溪中多石,水波翻涌,奇变可玩。
野凫:野鸭。
蒲茸:初生的菖蒲。
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
薄暮:黄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东溪》,描绘了诗人漫步东溪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行到东溪看水时”,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到溪边欣赏流水,第二句“坐临孤屿发船迟”则表现出他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以至于不愿立即离去。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岸边野鸭悠闲栖息、老树开花繁盛的景象,"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诗人运用比喻,赞美了溪边蒲草的整齐如修剪过一般,以及沙滩的洁净如同筛过的细沙。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然而,尽管诗人情感上并不厌倦这样的美景,但现实生活的责任使他不得不离开,“情虽不厌住不得”,傍晚时分,车马劳顿,不得不返回。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代书寄王道粹学士

已具扁舟访使君,忽逢春雨起淮濆。

花寒蛱蝶犹相守,水冷鸳鸯不暂分。

况约他时来寄迹,何须今日去论文。

解装无复山阴兴,且对荆钗与布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冬至日得师厚宋次道中道书

水国欲为雪,野冰将合河。

人同一阳至,泪向八行多。

朋意今犹在,年华怅似过。

看看四十九,应笑此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省有日书事和永叔

辞家綵胜人为日,归路梨花雨合晴。

庭下鞦韆应未拆,笼中鹦鹉即闻声。

千门走马将看榜,广市吹箫尚卖饧。

已是琼林芳卉晚,不须游处避门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发匀陵

秋雨密无迹,濛濛在一川。

孤村望渐远,去鸟飞已先。

向晚云漏日,微光人倚船。

安知偶自适,落岸逢沙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