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池有佳水,云气护深山。
我爱泓澄好,人嫌泽润悭。
暗空鸣滴滴,高壁泻潺潺。
渐近尘泥涴,何时复此还。
这首诗名为《蒙泉》,作者是宋末元初的熊鉌。诗中描绘了天池之水的清澈与幽深,云气缭绕,增添了神秘感。诗人表达了对蒙泉水质纯净的喜爱,然而人们可能因其滋润而不易察觉其珍贵。泉水在静谧的暗空中发出滴答声,在高峻的山壁上流淌,声音潺潺。随着接近人间,水质可能会受到污染,诗人不禁感慨何时能再次回归这份清纯。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不详
初名铄,字位辛。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吾宗贤叔父,穷壤一全人。
欲义终取义,求仁果得仁。
夜常形梦寐,昼亦想精神。
寄语贤孙子,天知我一真。
今宵无月烛,鬃瓢泻银河。
谁言滂沱泪,恨此离别多。
尔会亦云数,吾感亦如何。
高高不可问,神光终朦胧。
云锦不成报,谩尔欺盲聋。
柱维久倾折,会有补炼功。
冀亳与歧山,一际五百年。
洙泗岂无集,未遇时运偏。
世降道愈悠,击壤呼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