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

斗柄欲东指,吾兄方北游。

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

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

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北斗星柄指向东方,我的兄长却正向北远行。
没有引荐者拜见圣明的君主,计划失误去求助各地的诸侯。
夜晚的雪渗入穿旧的鞋中,清晨的霜冻凝结在破旧的大衣上。
遥想你在客舍中饮酒,酒醉时听到春天斑鸠的鸣叫。

注释

斗柄:北斗七星中,勺端的三颗星,常用来指示方向。
吾兄:此处指作者的友人或兄弟。
北游:向北方旅行或游历。
明主:贤明的君主。
失计:计划不当,策略失误。
干诸侯:干,求取;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国君,这里泛指地方势力。
夜雪:夜晚下的雪。
穿履:穿过、破旧的鞋子。
朝霜:早上的霜冻。
敝裘:破旧的大衣。
客舍:旅店,供旅客住宿的地方。
春鸠:春天的斑鸠鸟,其鸣声常被视为春意的象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送二十二兄北游寻罗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首句“斗柄欲东指”以天文现象开篇,斗柄即大熊座,用以比喻方向,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也预示着行者将要踏上旅途。紧接着,“吾兄方北游”表明诗人之兄正准备向北方远行,这里“方”字用得恰到好处,表达了一种即将发生的动作。

第三句“无媒谒明主,失计干诸侯”则透露出诗人对兄弟北游所面临困境的担忧。没有合适的媒介去见到君主,或许是指兄弟在政治上遇到了障碍,“失计”表达了对这一状况的无奈和不满。

接下来的“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生动地描绘了北方严寒的气候,以及行者所面临的艰苦条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诗人传达出一种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和担忧。

最后,“遥知客舍饮,醉里闻春鸠”则是诗人对兄弟在旅途中仍能享受美酒、聆听到春天的鸟鸣(即杜鹃)所发出的声音,并以此自我安慰。这里“遥知”二字表达了远方的情感联系,而“醉里闻春鸠”则是对兄弟旅途中仍能保持一份宁静与愉悦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亲情关怀,以及对于远方亲人命运的担忧。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兄弟旅途中的坚韧不拔和乐观态度的肯定。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人归江宁

楚客忆乡信,向家湖水长。

住愁春草绿,去喜桂枝香。

海月迎归楚,江云引到乡。

吾兄应借问,为报鬓毛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人赴安西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王七录事赴虢州

早岁即相知,嗟君最后时。

青云仍未达,白发欲成丝。

小店关门树,长河华岳祠。

弘农人吏待,莫使马行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王伯伦应制授正字归

当年最称意,数子不如君。

战胜时偏许,名高人共闻。

半天城北雨,斜日灞西云。

科斗皆成字,无令错古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