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楼寄怀徐使君兼呈元美

木落清河入槛流,平陵月出照床头。

开樽自动青云色,掩卷俱含白雪愁。

南国佳人能命驾,中原病客此登楼。

从他不浅山阴兴,远道无因报子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白雪楼寄怀徐使君兼呈元美》。诗中描绘了诗人于白雪楼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

首联“木落清河入槛流,平陵月出照床头”以自然景象起笔,木叶凋零,清河之水潺潺流入栏杆之间,平陵之上明月升起,照亮了床榻。这两句通过秋日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开樽自动青云色,掩卷俱含白雪愁”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独自饮酒,酒液映照出如青云般的色泽,而闭上书卷时,心中却充满了如同白雪覆盖的忧愁。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内心的愁绪比作白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南国佳人能命驾,中原病客此登楼”转而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人想象着南方佳人驾车前来探访,而自己作为中原的病客,只能在楼阁之上遥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渴望相聚的心情。

尾联“从他不浅山阴兴,远道无因报子猷”则以典故收尾。引用了东晋时期王羲之与好友戴逵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能亲自前往拜访友人,但依然希望友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心意,如同王羲之对戴逵的深厚情谊一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十载江湖白露寒,因君万里忆长安。

故人相向中原老,秋色何如画省看。

邵武功名非不佞,汝阳经术雅能官。

即今垂作漂零客,可道音书日转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

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

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荅寄余德甫

二月鸿书发豫章,到来春兴日能长。

宦情转借中山箧,诗句犹含右省香。

海内故人元落落,江南秋色正苍苍。

遥知相忆登高处,更过陶家醉不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谢俞仲蔚写华山图

云台隐者二茅龙,曾道神仙自可逢。

忽尔画图开万里,居然秋色在三峰。

贪看塞外黄河下,坐失关门紫气重。

况复题诗如谢朓,当年却恨不相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