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编修邀游西山海子

晴川低回山苍苍,涵烟夹溪千里长。

山腰涧曲细泉响,下激石窦为微潢。

枯梢挽风秋色里,修林落叶随长江。

林疏石露见茅屋,时有小径通微茫。

招提横截翠微上,栏干九曲云飞扬。

自从束书离故乡,脚头青鞋走山梁。

山川悠长日月速,跻攀分寸何能强。

太原高人知我意,请列纨素书沧浪。

丹青不关名利眼,虎头痴绝非王郎。

百年有怀良可哂,还拂长松思道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山海子的游历体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交融。首句“晴川低回山苍苍,涵烟夹溪千里长”描绘了一幅晴朗天空下,山峦苍茫,烟雾缭绕,溪流蜿蜒千里的壮丽景象。接着,“山腰涧曲细泉响,下激石窦为微潢”则聚焦于山间溪流,泉水潺潺,石洞中积水微澜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枯梢挽风秋色里,修林落叶随长江”两句,通过枯枝与秋风、茂密树林与江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季节更替、万物变迁的意境。随后,“林疏石露见茅屋,时有小径通微茫”描绘了林间小径通幽处的隐居生活场景,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向往。

“招提横截翠微上,栏干九曲云飞扬”将视线转向寺庙,高耸的寺庙仿佛横跨在翠绿的山峰之上,云雾缭绕,增添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最后,“自从束书离故乡,脚头青鞋走山梁”表达了诗人离开家乡,踏上旅途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山川悠长日月速,跻攀分寸何能强”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攀登艰难的现实,体现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感。“太原高人知我意,请列纨素书沧浪”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的愿望,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丹青不关名利眼,虎头痴绝非王郎”强调了艺术创作不应受名利所累,而应追求真挚的情感表达,这里可能暗指艺术家应保持纯真与执着的精神状态。“百年有怀良可哂,还拂长松思道场”则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精神寄托(道场)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文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120)

朱德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张鍊师游京师

鍊师家住茅山窈,玉泉为池翠云绕。

丹成不随笙鹤去,酒酣击剑思燕赵。

古称燕赵多义士,京师贵官皆倒屣。

君今挟策远寻师,闻道王公新奉旨。

黄金殿下拜天子,绛节朝元从此始。

他年云外听山呼,茅山合在东封里。

形式: 古风

除日

日行三百六十五,今夕方除岁云暮。

人生忧乐百年期,又见日除当此度。

养和适情宜及时,古今中寿七十稀。

自非金石不可永,刀圭谁保长生期。

彭宣老?亦何之,不须更作送穷诗。

客闻此辞莫伤咨,樽前且醉黄金卮。

形式: 古风

贺张景亮知州致仕

角巾归里旧儒冠,宦辙驰驱涉万端。

杨柳碧溪春昼永,梅花白雪夜窗寒。

朝廷有道容辞老,田野无羁得尽欢。

幸喜玉堂遗业在,安居留待后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刘德璋提点还宜兴通真观

通真仙观欲凌虚,牝谷先生昼隐居。

玄鹤不归华表柱,白云长护紫泥书。

桐棺已化人徒仰,铁锁高悬孰可舒。

便欲束书阳羡路,青牛春晚又回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