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林书院

旌表华林盛,儒官寄翠微。

科名新伯仲,孝行旧光辉。

云影阴书幌,松花湿道衣。

自惭方试吏,争得去忘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表彰华林的繁盛,儒官寄居在青翠山色中。
新的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孝顺的行为一直光彩照人。
云影在书卷上投下阴凉,松花沾湿了行者的道袍。
我自感惭愧,只是初入仕途的小吏,怎能做到无欲无求呢。

注释

华林:指皇家园林或繁华之地。
儒官:儒家学者担任的官员。
翠微:青山,代指隐逸之地。
科名:科举考试的成绩或名次。
伯仲:兄弟间排行,这里指优秀者。
孝行:孝顺的行为。
书幌:书斋的帷幔,代指书房。
松花:松树的花粉,这里可能象征高洁。
方试吏:刚刚开始做官的小吏。
忘机:去除世俗机心,指超脱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林书院的繁荣景象和儒学官员的风范。"旌表华林盛"赞美了书院的荣耀与兴盛,"儒官寄翠微"则体现了文人学者隐逸于山林之间,追求学问的高洁情操。"科名新伯仲"表达了对书院学子崭露头角、在科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赞赏,而"孝行旧光辉"则强调了书院教育中注重孝道的传统美德。

"云影阴书幌,松花湿道衣"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烘托出书院环境的宁静与清雅,以及学者们研读经典的专注与虔诚。最后,诗人自谦为初入仕途的小吏,感叹自己未能完全摆脱世俗机心,表达了对超脱尘世、一心向学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华林书院为背景,赞美了其学术氛围和儒家伦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收录诗词(26)

钱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兵

曾见南兵苦,征辽事亦如。

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

山小齑霜骨,河枯臛腐鱼。

黎元无处哭,丁户日相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张无梦归天台

暂谒明光拂斗槎,杖藜归去赤城霞。

琳宫重启仙人室,金阙新辞太帝家。

祇自运心奔白日,何须掷米作丹砂。

云章赐重崆峒远,还向悬岑鍊五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僧归护国寺

拂衣台岭旧林泉,命服兰芽夺目鲜。

一念不居常在定,十分无闷尽安禅。

霜含庭柏依稀老,月到经窗暗澹圆。

蠛枕沈迷难话别,半桥衰柳锁寒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人首夏池上雨中闻笛

朱华始沈泉,池塘恰雨天。

鹭头飘雪暗,荷腹荡珠圆。

风递谁家笛,声冲几里烟。

拂波轻重起,隔树往来传。

沥沥虽侵汉,遥遥已杂□。

天龙吟转乐,石韵更相连。

谩读襄王赋,虚誇子晋仙。

宁同向散骑,肠断向漪涟。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