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草云连屋,黄山暮入帘。
养生思橘井,曝背恋茅檐。
雪为观书积,泉因洗药添。
懒从閒转甚,贫与病相兼。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蓝涧杂诗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生活画面。首句“碧草云连屋”展现了绿色草地与天空相接,房屋隐于其间,环境优美。次句“黄山暮入帘”则写傍晚时分,远山的轮廓映入室内,增添了几分静谧。
诗中诗人寓居之处,既有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养生思橘井”,橘井象征着长寿和健康,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疗法的追求;又有对简朴生活的留恋,“曝背恋茅檐”,在阳光下晒背,享受茅屋的宁静,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雪为观书积”一句,通过积雪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沉浸在阅读中的专注与满足,雪景增添了读书的乐趣;“泉因洗药添”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用泉水洗涤药材,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懒从閒转甚,贫与病相兼”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生活闲适,但贫困与疾病相伴,流露出淡淡的忧患意识和对生活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淡泊而坚韧的生活态度。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藓径沿溪滑,柴门倚树欹。
看云行自远,卧雪起常迟。
白日磋跎过,玄经寂寞为。
不才甘在野,非是傲明时。
寂寞扬雄宅,荒芜董子园。
生涯谋转拙,儒术道空存。
野竹钞书尽,清池洗墨浑。
唯应门外水,花发似桃源。
避人常独卧,借地遂幽居。
多病勤栽药,无言懒著书。
山光兼落日,竹色共寒蔬。
故旧如相遇,休嗔礼法疏。
种菊宁无意,幽居得自怡。
丘园临晚节,霜露傲寒枝。
逐客餐英夕,休官待酒时。
清风与高致,千载重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