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中丞赴陕州

二陕周分地,恩除左掖臣。

门阑开幕重,枪甲下天新。

夹道行霜骑,迎风满草人。

河流银汉水,城赛铁牛神。

意气思高谢,依违许上陈。

何妨向红旆,自与白云亲。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陕西之地分为两边,皇恩授予我左掖门下的臣子之位。
家门大开,仪式隆重,刚从天而降的盔甲闪耀着崭新的光芒。
骑兵在道路两旁如霜冻般整齐行进,迎风而立的是满布草人的景象。
河流如同银河之水般闪耀,城墙坚固好似那传说中的铁牛神守护。
心中意气风发,想要效仿古代的高洁之士,进退之间已准备好向皇上陈情。
为何不欣然投向那红色军旗之下,自然能与天边的白云亲近无间。

注释

二陕:指历史上的陕西地区,这里泛指中原地带。
周分地:比喻土地被划分,此处特指受封领地。
左掖臣:唐代官署名左掖的官员,常代指皇帝近臣。
门阑:大门及门框,这里形容场面的庄严。
枪甲:指战士的装备,枪为武器,甲为铠甲。
下天新:形容装备如同刚从天而降,异常新颖。
夹道:道路的两侧。
行霜骑:形容骑兵队伍整齐、冷峻如霜。
草人:此指用草扎成的人形,可能用于军事演习或装饰。
河流:自然界的水流。
银汉水:银河之水,比喻河水清澈闪亮。
城赛:城墙坚固可比。
铁牛神:传说中能守护城池的神兽,象征坚不可摧。
意气:豪情壮志。
高谢:指古代隐士高洁之士,如陶渊明等人的归隐。
依违:犹豫不决,这里指在出仕与归隐之间的徘徊。
上陈:向皇上呈报、陈述自己的想法。
红旆:红色的军旗,象征军队或征战。
白云亲:与自然界的白云亲近,比喻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情景,诗人以壮丽的笔触展现了送别的豪迈气势和深厚情谊。"二陕周分地"表明了送别的地理位置,是在函谷关附近;"恩除左掖臣"则暗示被送之人得到朝廷的恩宠,官职不再低微。

"门阑开幕重"和"枪甲下天新"两句,描绘了一行人马通过城门时的壮观景象,门阑即是城门边上的栏杆,开幕重则形容门扉沉重难以推开,而枪甲下天新,则表现了军队威武雄壮的场面。

"夹道行霜骑"和"迎风满草人"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夹道即是道路两旁,行霜骑则形容马蹄踏过早晨的薄霜,而迎风满草人,则表现了路边送行的人群。

"河流银汉水"和"城赛铁牛神"两句,以天然景观衬托送别的情感,河流如同白昼中的银河一般流淌开来,而城赛铁牛神则形容城堡雄伟壮丽,如同神牛守护。

最后四句"意气思高谢,依违许上陈。何妨向红旆,自与白云亲"表达了诗人对被送之人的仰慕和祝福,意气指的是豪迈的情怀,思念着高处的人物;而依违许上陈,则是说自己的情感难以抑制,只能向天上诉说。何妨向红旆,即不惮于向权贵表达心迹,而自与白云亲,则形容诗人愿意像白云一样自由自在,与自然界相融合。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于被送之人的仰慕和美好祝福。

收录诗词(94)

无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僧,俗姓贾,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籍贯:范阳(今河北涿州)

相关古诗词

送姚明府赴招义县

濠梁古县城,结束赴王程。

道路携家去,波涛隔月行。

车临芳草下,吏踏落花迎。

暮郭山遥见,春洲鸟不惊。

风烟谯国远,桑柘楚田平。

何以书能化,长淮彻海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送韩校书赴江西

车马东门别,扬帆过楚津。

花繁期到幕,雪在已离秦。

吟落江沙月,行飞驿骑尘。

猿声孤岛雨,草色五湖春。

折苇鸣风岸,遥烟起暮蘋。

鄱江连郡府,高兴寄何人。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哭张籍司业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

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

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

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

乐章谁与集,垄树即堪攀。

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寄羽林卢大夫将军

将军直禁闱,绣服耀金羁。

羽卫九天静,英豪四塞知。

望云回朔雁,隔水射宫麋。

旧国无归思,秋堂梦战时。

门风荀氏敌,剑艺霍家推。

计日旌旄下,萧萧万马随。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