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高邮军

小雨静林麓,鹁鸪相应鸣。

移舟漾清浅,薄晚荷风生。

归鸟尽双去,潜鱼时一惊。

菰蒲若无人,渺渺炊烟横。

艇子楫迎我,携鱼荐南烹。

月出殊未高,疏林隐微明。

依投会有处,斗挂天边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傍晚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活场景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首句“小雨静林麓”,轻描淡写地勾勒出雨后山林的宁静,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基调。接着,“鹁鸪相应鸣”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机,仿佛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在林间回荡。

“移舟漾清浅,薄晚荷风生”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水乡的特色,舟行水上,波光粼粼,荷叶随风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傍晚时分,凉爽的微风吹过,给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凉意和诗意。

“归鸟尽双去,潜鱼时一惊”描绘了动物们在黄昏时分的活动,归巢的鸟儿成双成对,鱼儿偶尔被惊扰,跃出水面,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活力。

“菰蒲若无人,渺渺炊烟横”则将视线转向远处,菰蒲(一种水生植物)在无人打扰下静静地生长,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天际线相接,构成一幅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

最后,“艇子楫迎我,携鱼荐南烹”一句,诗人似乎融入了这幅画面之中,乘坐小艇,享受着新鲜捕获的鱼儿,准备烹饪美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月出殊未高,疏林隐微明”描绘了夜幕初降的景象,月亮虽不高悬,但透过稀疏的树林,仍能隐约看到微弱的光芒,为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依投会有处,斗挂天边城”则以想象的手法,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仿佛能看到远处城市的灯火,与自然景色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39)

汪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初文学家。又号龙溪。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全宋词》录其词4首

  • 字:彦章
  • 号:浮溪
  • 籍贯:饶州德兴(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79~1154

相关古诗词

避地函亭野步

今日幸无雨,天空出遥岑。

行行不知疲,遂至春江浔。

汲路转篱落,人家在桑阴。

平畴涨清波,陇麦如人深。

沟畎戏凫鹜,新蒲映浮沈。

我生本樵渔,对此谐初心。

风物岂不好,悲来自难任。

胡尘暗中原,四海如惊禽。

黄屋狩万里,两宫隔辰参。

龙腾鼎湖阔,月晦星河深。

宇宙有倾覆,兹游岂岖嵚。

消忧赖浊醪,太息谁能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一)

幽人独夜时,潮落西川根。

渡口橹声急,一江烟雨昏。

城头短长更,不寐听谯门。

趺坐数千息,焚香待朝暾。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二)

暑退潦亦收,潇湘净如染。

时观自跳鱼,冲破青琬琰。

纤纤初弦月,不受薄云掩。

近村应渐寒,已有鸦数点。

形式: 古风 押[俭]韵

庚午岁屏居零陵七月二十日以门掩候虫秋为韵赋五首(其三)

人生几聪明,日夜隙驹骤。

才经花信风,又过麦秋候。

吾非金石坚,与世相邂逅。

胡为闻钟鸣,更历路傍堠。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