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贡粳米之京

后皇制任土,职贡来四方。

珍异匪余求,服食乃其常。

金华有嘉种,玉粲会芬香。

土人昔肇端,每岁赋其乡。

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

敛收异徵纳,老稚不敢尝。

扰扰府中集,数日何奔忙。

珠玑历万指,错落照九光。

圆好中式度,缄封谨缣囊。

矧今岁旱乾,弥望茅苇荒。

野人惧不供,挈瓶越林冈。

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

惟民秉恒性,食芹犹不忘。

勤动非所辞,有司贵循良。

贤侯重承命,护视严周防。

行行不可迟,去去凌风霜。

玉食傥见登,仁恩沐汪洋。

愿推及物心,共乐斯时康。

陈风以为赠,别意何悠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元代吴师道的《送人贡粳米之京》描绘了地方向京城进贡稻米的场景,充满了对农事的尊重和对官员治理的期待。诗中展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完整过程,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首句“后皇制任土,职贡来四方”开篇点题,赞颂了大地赋予的丰富资源以及各地向中央进贡的制度。接着,“珍异匪余求,服食乃其常”强调了贡品的自然与实用,而非刻意追求奇珍异宝。

“金华有嘉种,玉粲会芬香”描绘了稻谷的生长与丰收景象,香气四溢,预示着丰年。“土人昔肇端,每岁赋其乡”讲述了这一传统习俗的起源与延续,每年都有固定的收获季节。

“颇闻播种初,行者避畎疆”描述了播种时节的忙碌与谨慎,人们在田间劳作,避免踩踏作物。“敛收异徵纳,老稚不敢尝”则表现了收获后的严格管理,即使是老人和孩子也不能随意品尝。

“扰扰府中集,数日何奔忙”描绘了官府接收贡品的繁忙景象,珠玑般的稻米经过精心挑选与包装。“矧今岁旱乾,弥望茅苇荒”表达了对今年干旱天气的担忧,田野一片荒凉。

“野人惧不供,挈瓶越林冈”展现了农民为确保贡品而克服困难,穿越山林的情景。“及兹幸充数,扬帆上天仓”描述了贡品最终被运往京城,存入粮仓的过程。

“惟民秉恒性,食芹犹不忘”表达了人民对食物的珍惜与感恩之心。“勤动非所辞,有司贵循良”赞扬了官员们遵循传统,勤勉治理的态度。

“贤侯重承命,护视严周防”是对负责接收贡品的官员的尊敬与期待,希望他们能妥善保管。“行行不可迟,去去凌风霜”表达了对贡品运输速度的急切要求。

最后,“玉食傥见登,仁恩沐汪洋”表达了对贡品能够被享用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仁政的期盼。“愿推及物心,共乐斯时康”呼吁将这种关怀推广至所有民众,共享安宁与繁荣。

“陈风以为赠,别意何悠长”以陈地的风俗作为赠礼,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对官员治理的期待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133)

吴师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 字:正传
  • 籍贯: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
  • 生卒年:1283—1344

相关古诗词

金华观分得琴字

春晏践宿期,云间陟高岑。

获从胜友俱,遂此物外心。

月窟探万仞,临渊测重阴。

盘坐白石台,长啸青栎林。

莫探虚皇居,急雨含萧森。

松风飞淙合,终夜凄笙琴。

何能发孤咏,千载同遗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合欢木

合欢爱嘉名,矧复知昏旦。

淮土产特多,葱茏荫沟岸。

离离青叶解,冉冉红茸散。

静和宿露捲,动与微风恋。

物意岂悦人,和乐自堪玩。

蹇予寡所谐,触事多忿悁。

亦儗学嵇生,植根向庭畔。

形式: 古风

九日登响山奉呈同游者

响山临响潭,曾识太白来。

我欲游其间,却愧非仙才。

况乃博微官,终年走尘埃。

幸兹九日至,获与群彦陪。

高秋惨云物,薄日翳复开。

驻马青松阴,披衿上崔嵬。

前睨孤城低,下瞰清溪回。

诸峰送远色,揽结何雄哉。

野菊半含英,浊醪初发醅。

且尽一笑欢,良会不易谐。

溪山宛如昨,斯人化飞灰。

想见登临时,逸气横九垓。

宁知千载后,我辈兹徘徊。

呼之傥可作,相共挥予杯。

凄其暮色合,飒飒疾雨催。

扶携下登舟,水行沿湾隈。

仰看千仞壁,浩歌散馀哀。

形式: 古风

庐山纪游赠黄伯庸

昔闻匡庐名,今睹雄秀姿。

我舟薄其趾,阴雨深蔽之。

平生洁清念,谅受庐君知。

宁辞三日淹,未恨一见迟。

邂逅得佳士,欣然即追随。

时云散诸峰,攒青逗参差。

五色太古色,相对心融怡。

披衿寻鹿迹,抉洞徵贤祠。

风雩杳馀韵,书台抗层基。

前瞻辨五乳,仰顾指狻猊。

却招白鹤仙,下瞰神龙陂。

飞桥度三峡,舣棹凌深危。

喷涛电雪眩,转石雷霆驰。

薄暮不可留,淅淅山风悲。

明发开先游,寒溪涉清漪。

入门双剑色,夹道万虬枝。

飞虹泻青嶂,漱玉下深池。

竹亭夐幽阒,四壁多残碑。

出林送落日,踏月仍遨嬉。

移舟星子湾,回首烟雾时。

归来记所历,一一天下奇。

兹山信绵邃,览胜犹多遗。

简书属有程,逼仄嗟绊羁。

悠悠此时路,依依后来期。

巢栖云松间,瓢饮涧水湄。

昔贤有高躅,安用微官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