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的战役之后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借代手法展现了战后萧瑟荒凉的氛围。开篇“广武溪头降虏稀”,“一声寒角怨金微”透露出战争结束后的空旷与哀伤之感,"河湟不在春风地"则将战争与和平的春日相对比,更凸显了战后的荒凉。"歌舞空裁雪夜衣"中,“歌舞”本应是欢乐场合的元素,但此处却为空,反衬出战后无人歌舞,只有寒冷的夜晚与积雪。
“铁马半嘶边草去”、“狼烟高映塞鸿飞”两句则直接描绘了战争留下的痕迹,"铁马"喻指战马,"边草"则是荒凉之地,而"狼烟"常用来比喻战争的警报,现在却高高扬起,与天际相接,形象地展现了战乱的规模和氛围。
最后两句“扬雄尚白相如吃”、“今日何人从猎归”则是一种文化上的对比和怀古之情。"扬雄尚白相如吃"中的"扬雄"指扬雄,"尚白相如"是指尚白与相如,这两位均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期的人物,以擅长狩猎著称。"今日何人从猎归"则是在询问,如今在这荒凉的战后之地,谁还能像古人那样从狩猎中返回。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的手法,营造了一种战后的凄凉与怀旧的情绪,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于战争破坏自然美好生态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