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卷赠张山人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

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

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閒。

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名为《览卷赠张山人》。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自诩,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 这两句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似乎是在询问何人能够领略这难以触及的一枝高洁之物。这里的“五字”可能指的是诗中的每一字,每一词都承载着深意,不易被人理解。而“一枝犹未攀”则表达了一种对高远之物的渴望与追求,还未能真正把握。

“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难以触及的“一枝”比作珍贵如同无价之玉,而这玉石出自声名远播的大山。这里的“始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高洁品格或境界的深刻理解。

“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在春天里,万物复苏,花朵在清新宁静中盛开;而到了夜晚,风轻轻吹拂,月光洒落,一切都显得格外寂静和悠远。这些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生活的向往。

“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诩与决心。他问自己如何能够坚守自己的高尚品格,并在年岁渐长时依然选择居住于云雾缭绕的山中。这里“恃”字意味着倔强、不屈,而“垂老”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展望,显示出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执着与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致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自诩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向往。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送友人郑州归觐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

风消荥泽冻,雨静圃田沙。

古陌人来远,遥天雁势斜。

园林新到日,春酒酌梨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

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

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

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佐幕才多始拜侯,一门清贵动神州。

霜蹄晓驻秦云断,野旆晴翻郢树秋。

几处尘生随候骑,半江帆尽见分流。

大冯罢相吟诗地,莫惜频登白雪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卢缄归扬州

曾向雷塘寄掩扉,荀家灯火有馀辉。

关河日暮望空极,杨柳渡头人独归。

隋苑荒台风袅袅,灞陵残雨梦依依。

今年春色还相误,为我江边谢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