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目断兰台空望归,锦衾香冷梦来稀。
书中自报刀头约,天上三看破镜飞。
孤浪谩疑红脸笑,轻云忽似舞罗衣。
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怀念和孤独感。"目断兰台空望归"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心中充满了归去的渴望。"锦衾香冷梦来稀"则透露了夜晚的寂寞与梦境的稀少,锦衾即精美的被褥,香冷暗示着孤枕难眠。
"书中自报刀头约"可能是在比喻诗人通过阅读书籍来了解世事,同时也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磨难和挑战。"天上三看破镜飞"则是用古代传说中破碎的玉镜来比喻心中的不完整和缺憾,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孤浪谩疑红脸笑"里,孤浪可能指的是孤独的波澜,而谩疑红脸笑则是对所思之人的一种羞涩与自嘲。"轻云忽似舞罗衣"用了柔和的云来比喻心中的思绪,如同轻盈的舞者穿着罗衣般飘逸。
最后两句"遥知不语坐相忆,寂寞洞房寒烛微"则更加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怀念之情。遥知指的是虽然相隔遥远,但心中明白对方也在思念自己。不语坐相忆,是在表达即使不说话,也是在静静地回味着彼此的记忆。而寂寞洞房寒烛微,则是对夜晚孤独时光的描写,烛光摇曳之间,更添了一份凄清。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
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
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閒。
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
风消荥泽冻,雨静圃田沙。
古陌人来远,遥天雁势斜。
园林新到日,春酒酌梨花。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
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
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
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佐幕才多始拜侯,一门清贵动神州。
霜蹄晓驻秦云断,野旆晴翻郢树秋。
几处尘生随候骑,半江帆尽见分流。
大冯罢相吟诗地,莫惜频登白雪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