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可爱

寒日临清昼,辽天一望时。

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

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煦,流阴信不追。

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寒冷的阳光洒满清朗白昼,我极目远眺无垠天空。
尚未消融的小径积雪,已先为读书的帷帐增添暖意。
专注于思考时,光景仿佛难以停留;抒发情感时,身影仿佛被遗忘。
晋代的贤臣曾以之比拟美德,谢灵运昔日也曾借此吟咏诗篇。
散射的光彩岂会偏私照耀,流逝的光阴确实无法追寻。
若能留住这残余的光辉,愿它无私地照亮我的归途。

注释

寒日:寒冷的阳光。
临:洒满。
清昼:清朗白昼。
辽天:无垠天空。
一望:极目远眺。
未消:尚未消融。
埋径雪:小径积雪。
先暖:已先为…增添暖意。
读书帷:读书的帷帐。
属思:专注于思考。
光难驻:光景仿佛难以停留。
舒情:抒发情感。
影若遗:身影仿佛被遗忘。
晋臣:晋代的贤臣。
曾比德:曾以之比拟美德。
谢客:谢灵运(南朝诗人)。
昔言诗:昔日曾借此吟咏诗篇。
散彩:散射的光彩。
宁偏煦:岂会偏私照耀。
流阴:流逝的光阴。
信不追:确实无法追寻。
馀辉:残余的光辉。
如可就:若能留住。
回烛:比喻照亮归途。
幸无私:愿它无私地照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淡定的生活情趣和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寒日临清昊,辽天一望时”两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冬日的清冷与辽阔天空的壮观。

接着,“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透露出诗人对温暖阅读环境的渴望,以及对书籍知识的追求。这里“未消”的积雪和“先暖”的书帷,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诗人心中对知识与文化的重视。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表达了一种感慨和怀旧的情绪,似乎在思考时间流逝和记忆留存的问题。这里的“属思”、“光难驻”、“舒情”和“影若遗”,都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舍。

接下来的“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则是诗人通过历史上的高官与自己平凡的生活进行比较,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同时也是一种对过往文人的怀念和致敬。这里的“晋臣”、“曾比德”和“谢客”,都指向了古代的贤臣和诗人。

“散彩宁偏煦,流阴信不追”进一步描绘了冬日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这里的“散彩”、“宁偏煦”和“流阴”,都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则是诗人在享受冬日阳光的温暖时所表达的一种心满意足的情感。这里的“馀辉”、“回烛”,都是对阳光和火焰的描写,而“幸无私”则是一种超脱了世俗私欲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淡定超然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文化和美好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2)

张正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川羡鱼

有客百愁侵,求鱼正在今。

广川何渺漫,高岸几登临。

风水宁相阻,烟霞岂惮深。

不应同逐鹿,讵肯比从禽。

结网非无力,忘筌自有心。

永存芳饵在,伫立思沈沈。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观藏冰

寒气方穷律,阴精正结冰。

体坚风带壮,影素月临凝。

冬赋凌人掌,春期命妇升。

凿来壶色彻,纳处镜光澄。

鲁史曾留问,幽诗旧见称。

同观里射享,王道颂还兴。

形式: 排律 押[蒸]韵

金谷园怀古

缓步洛城下,轸怀金谷园。

昔人随水逝,旧树逐春繁。

冉冉摇风弱,菲菲裛露翻。

歌台岂易见,舞袖乍如存。

戏蝶香中起,流莺暗处喧。

徒闻施锦帐,此地拥行轩。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赋得春风扇微和

习习和风扇,悠悠淑气微。

阳升知候改,律应喜春归。

池柳晴初拆,林莺暖欲飞。

川原浮彩翠,台馆动光辉。

泛艳摇丹阙,扬芳入粉闱。

发生当有分,枯朽幸因依。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