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隋炀弃中国,龙舟巡海涯。
春风广陵苑,不见秦宫花。
这是一首描绘历史沧桑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荒凉的感慨。诗人通过隋炀帝巡游海边的画面,反衬出春风中广陵苑的美丽,而秦宫花的不见,更显得历史的变迁和物是人非。
"隋炀弃中国,龙舟巡海涯。"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隋炀帝的放纵与逃避现实,他抛弃了国家的重任,只留下一艘豪华的龙舟在海边游弋,显示出隋炀帝对权力无节制的追求和对国事的不负责任。
"春风广陵苑,不见秦宫花。" 这两句则是对历史美景的回忆与感慨。广陵苑在春风中应该是生机勃勃,但秦宫花却不再能见,反映了时间流逝、物种灭绝和历史消亡的悲凉。
整体来看,这几句诗通过对比隋炀帝的奢侈生活与古代美景的消失,抒写了历史的变迁和物质世界的无常,以及诗人对此的深刻感悟。
不详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范子相句践,灭吴成大勋。
虽然五湖去,终愧磻溪云。
麟凤识翔蛰,圣贤明卷舒。
哀哉嵇叔夜,智不及鶢鶋。
战地三尺骨,将军一身贵。
自古若吊冤,落花少于泪。
楚国千里旱,土龙日已多。
九谷竟枯死,好云闲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