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

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

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

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形式: 古风

翻译

辉煌的帝王之城,众多才子纷纷涌现。
你为何独自一人,关门静观世事变迁。
微小的事物哪里值得观看,你却独自欣赏不知疲倦。
牵牛花、葵花和蓼草,都被你采入诗篇。
我听说东山的傅先生,常设酒宴邀请佳人陪伴。
即使身处富贵,仍未忘怀,借声色来排遣时光。
你如今的行为却不同,只关心时令瓜蔓的生长。
你怀揣宝贝自感珍贵,种兰花却不计其占地多少。
我会回到你的居所,切勿感叹岁月已晚。

注释

煌煌:辉煌。
帝王都:帝王之城。
赫赫:显赫。
走群彦:众多才子涌现。
嗟:叹惜。
闭门:关门。
观物变:观察世事变迁。
微物:微小事物。
观不倦:欣赏不知疲倦。
牵牛:牵牛花。
葵蓼:葵花和蓼草。
诗卷:诗篇。
东山傅:东山的傅先生。
携燕婉:邀请佳人陪伴。
富贵未能忘:未忘富贵。
声色:声色享受。
时节看瓜蔓:关注时令瓜蔓生长。
怀宝:怀揣宝贝。
艺兰:种植兰花。
那计:不计。
归:回归。
汝处:你的居所。
嗟岁晚:感叹岁月已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也称苏东坡)所作,名为《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一)。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情感寄托的深刻思考。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一座繁华的帝都与其周围林立的高大建筑,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观察。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外界变化的淡然态度,以及他选择了退隐于世事之外,静观万象变迁的心境。

接下来的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细小事物的关注和欣赏,以及将这些感受融入诗歌之中的情景。

至于 "吾闻东山傅,置酒携燕婉。富贵未能忘,声色聊自遣。汝今又不然,时节看瓜蔓。" 这几句,则是对友人东山傅的记忆,以及自己对于财富和荣耀的态度进行了对比。诗中透露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明志。

最后 "怀宝自足珍,艺兰那计畹。吾归于汝处,慎勿嗟岁晚。" 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中的真正宝贵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时间流逝的警觉和提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出苏轼特有的文学风格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二)

荒园无数亩,草木动成林。

春阳一以敷,妍丑各自矜。

蒲萄虽满架,囷倒不能任。

可怜病石榴,花如破红襟。

葵花虽粲粲,蒂浅不胜簪。

丛蓼晚可喜,轻红随秋深。

物生感时节,此理等废兴。

飘零不自由,盛亦非汝能。

形式: 古风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三)

种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

不如种丛彗,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形式: 古风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四)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南斋读书处,乱翠晓如泼。

偏工贮秋雨,岁岁坏篱落。

形式: 古风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其五)

芦笋初似竹,稍开叶如蒲。

方春节抱甲,渐老根生须。

不爱当夏绿,爱此及秋枯。

黄叶倒风雨,白花摇江湖。

江湖不可到,移植苦勤劬。

安得双野鸭,飞来成画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