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远天疑尽,江奔地欲随。
孤帆落何处,残日更新离。
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
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人黄昏时分寄寓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树远天疑尽”将读者带入一个视线渐渐消失、天色将暮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遥远与孤独的情怀。紧接着,“江奔地欲随”则以江水的奔腾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
“孤帆落何处”一句通过对孤独帆船最终停泊之所的探问,展现了诗人的彷徨与迷茫,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尾句“客是凄凉本,情为系滞枝”则直接点出了旅途中的凄凉本质,以及那些挂念之情如同枝头的枯叶一般难以割舍。
在最后两句中,“寸肠无计免,应只楚猿知”通过对“寸肠”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无奈,而“楚猿”则是一种生活在远古的神秘动物,以此来比喻那些只有最亲近的人才能理解的隐痛和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时间、空间和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以及那种超越时空的孤独与忧伤。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时来时去若循环,双阖平云谩锁山。
祗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关。
贪生莫作千年计,到了都成一梦闲。
争得便如岩下水,从他兴废自潺潺。
泽春关路迥,暮雨细霏霏。
带雾昏河浪,和尘重客衣。
望中迷去骑,愁里乱斜晖。
惆怅家山远,溟濛湿翠微。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山禽连夜叫,兼雨未尝休。
尽道思归乐,应多离别愁。
我家方旅食,故国在沧洲。
闻此不能寐,青灯茆屋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