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五)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前朝宫阙倚芒山,殿阁层层半岭间。

犹恐北来冈阜浅,太行东抱故孱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过去的皇宫依傍着芒山,宫殿层层叠叠坐落在山腰间。
还担心北方的山峦不够高峻,太行山脉从东边环绕,保护着古老的容颜。

注释

宫阙:古代帝王的宫殿。
芒山:具体山名,可能指代北方山脉。
殿阁:宫殿的楼阁。
冈阜:山丘。
太行:中国东部的山脉。
故孱颜:古老的面貌,这里可能指代过去的辉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前朝皇宫遗迹依傍着芒山的壮观景象,宫殿层层叠叠,仿佛嵌在半山腰间。诗人担忧北方的山峦不够高峻,特意提到太行山脉从东边环抱,以增强壮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整体上,此诗展现了北宋时期洛阳一带的雄伟景色和诗人对历史的沉思。苏辙的笔触细腻,通过空间布局和意象的选择,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对过往的追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二)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夕阳红。

高楼一闭三十日,遥忆岩头种药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三)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伊阙遥临凤阙前,龙门女几气苍然。

唐朝御路依稀在,犹想东巡尘暗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一)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缥缈危谯面面山,朝来云作雨潺潺。

忽然风卷归何处,百里阴晴反掌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其四)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天坛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

小有清灵今尚在,俗缘深重奈成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