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
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
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
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感慨。开篇“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写出了诗人因年老体衰,对于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只能默默承受,而“懒泥秋风”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所带来困扰的无奈。
接下来的“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展示了诗人面对新的生活变故时的沉默和在翻阅旧诗时的哀伤。这里的“新事”可能指的是社会上的变迁或者个人遭遇的不幸,而“旧诗”则是往日的记忆,都是让诗人感到痛心的事。
中间两句“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诗人躺在长满苔藓的床上,听着泉水的声音,陷入了沉思;穿着麻鞋走在路上,对周围的树木投下的深深树影也充满了思念。
最后,“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往日交游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摆脱烦恼,通过饮酒和漫无目的的散步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在这里,“终谢”意味着永远地告别,而“东林”则是诗人心中的避风港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身世沉浮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样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之一。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取尽风骚妙,名高身倍闲。
久离王者阙,欲向祖师山。
幕府秋招去,溪邻日望还。
伊余岂酬敌,来往踏苔斑。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
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
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
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何必要识面,见诗惊苦心。
此门从自古,难学至如今。
青草湖云阔,黄陵庙木深。
精搜当好景,得即动知音。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
嵩丘梦忆诸峰雪,衡岳禅依五寺云。
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
荒村残腊相逢夜,月满鸿多楚水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