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庐山张处士

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

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

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

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头发稀疏身体衰老随波逐流,懒得理睬秋风更不愿吟诗服役。
面对新鲜事惊讶得说不出话,打开旧诗卷只有无尽的伤感。
躺在床上回忆着泉水声环绕,踏着麻鞋行走时思念树林阴影深深。
最终告别尘世的纷扰,效仿陶渊明游醉于东林悠然自得。

注释

发枯:头发稀疏。
身老:身体衰老。
任浮沉:随遇而安,不强求。
懒泥:懒得理会。
秋风:此处指代时光或外界环境。
役吟:被迫吟诗,比喻受束缚的创作。
新事:新鲜事,新奇的事情。
向人:向别人讲述。
堪结舌:惊讶得说不出话。
旧诗:以前写的诗。
开卷:翻开书卷。
但:只,仅仅。
苔床:长满青苔的床,代指简陋的居所。
卧忆:躺着回忆。
泉声绕:泉水流动的声音回响。
麻履:麻鞋,简朴的鞋子。
行思:行走时思考。
树影深:树木的阴影浓密。
终谢:最终告别。
柴桑与彭泽:指代陶渊明的故乡和他曾做官的地方,象征归隐生活。
醉游:酒醉中游历,也可理解为沉醉于自然美景中的游历。
闲访:悠闲地探访。
东林:泛指幽静的山林,也可能特指佛教寺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感慨。开篇“发枯身老任浮沉,懒泥秋风更役吟”写出了诗人因年老体衰,对于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只能默默承受,而“懒泥秋风”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所带来困扰的无奈。

接下来的“新事向人堪结舌,旧诗开卷但伤心”展示了诗人面对新的生活变故时的沉默和在翻阅旧诗时的哀伤。这里的“新事”可能指的是社会上的变迁或者个人遭遇的不幸,而“旧诗”则是往日的记忆,都是让诗人感到痛心的事。

中间两句“苔床卧忆泉声绕,麻履行思树影深”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诗人躺在长满苔藓的床上,听着泉水的声音,陷入了沉思;穿着麻鞋走在路上,对周围的树木投下的深深树影也充满了思念。

最后,“终谢柴桑与彭泽,醉游闲访入东林”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往日交游的感激之情,以及希望摆脱烦恼,通过饮酒和漫无目的的散步来寻找心灵的慰藉。在这里,“终谢”意味着永远地告别,而“东林”则是诗人心中的避风港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身世沉浮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样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境之一。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酬尚颜

取尽风骚妙,名高身倍闲。

久离王者阙,欲向祖师山。

幕府秋招去,溪邻日望还。

伊余岂酬敌,来往踏苔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酬尚颜上人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

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

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

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酬洞庭陈秀才

何必要识面,见诗惊苦心。

此门从自古,难学至如今。

青草湖云阔,黄陵庙木深。

精搜当好景,得即动知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酬荅退上人

须鬓三分白二分,一生踪迹出人群。

嵩丘梦忆诸峰雪,衡岳禅依五寺云。

青衲几临高瀑濯,苦吟曾许断猿闻。

荒村残腊相逢夜,月满鸿多楚水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