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戒吾道,经年远路中。
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
古戍鸣寒角,疏林振夕风。
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
诗中“何处戒吾道,经年远路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长期的旅途中对自己所走之路进行反思和警醒。"客心犹向北,河水自归东"则透露出诗人内心依旧向往北方故土,但现实中的河水却像时间一样,不断流逝向东。
“古戍鸣寒角,疏林振夕风”描绘了一幅边塞晚景,古老的烽火台上响起了号角的声音,林中树木在傍晚的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边疆氛围。
“轻舟惟载月,那与故人同”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乘坐小船,只带着明月前行,而这种宁静与孤独之情,与过去与故人的共同时光相比,显得格外凄清和对往昔的深深怀念。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故土、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乡愁。
不详
诗僧。幼出家,代宗大历初至杭州华严寺,师华严宗僧人守真。归越州开元寺后,又从昙一学《四分律》。大历、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与诗人皎然齐名,时称会稽二清。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晚年住襄州辨觉寺,约卒于宪宗元和间。《宋高僧传》卷十五有传,另参《唐才子传》卷三。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全唐诗》存诗1卷
身世足堪悲,空房卧病时。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阴移。
已觉生如梦,堪嗟寿不知。
未能通法性,讵可免支离。
十年劳负笈,经论化中朝。
流水知乡近,和风惜别遥。
云山零夜雨,花岸上春潮。
归卧南天竺,禅心更寂寥。
禅意归心急,山深定易安。
清贫修道苦,孝友别家难。
雪路侵溪转,花宫映岳看。
到时瞻塔暮,松月向人寒。
佳期曾不远,甲第即南邻。
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
秋寒林叶动,夕霁月华新。
莫话羁栖事,平原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