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政成机不扰,心惬宴忘疲。
去烛延高月,倾罍就小池。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
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静谧山林中举行的夜宴,氛围宁静而愉悦。"政成机不扰"表明政治清明,不需要过多操心;"心惬宴忘疲"则是说心境平和,即使宴会也感到无任何疲劳。
下一句"去烛延高月,倾罍就小池"画面生动,烛光在月色中拉长了影子,而酒水则倒入了一旁的小池中,这是对夜晚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宴会上的豪迈气派。
接着"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描述的是宴会上演出的舞蹈和音乐,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舞盘在空中旋转如同飘落的雪花,而弦乐奏响时,就连池中的鱼儿都跟着节奏跳跃,显示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最后两句"自是山公兴,谁令下士知"则表现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个人感受。这里的“山公”可能指的是隐居在深山之中的高尚之士,他们的心情喜悦与众不同,而这种心境并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尘世的美好夜宴之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精神世界的独到领悟。
不详
唐朝散文家,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上略当分阃,高情善闭关。
忘机群动息,无战五兵闲。
铃阁风传漏,书窗月满山。
方知秋兴作,非惜二毛斑。
至公无暇日,高阁闭秋天。
肘印拘王事,篱花思长年。
绩成心不有,虑澹物犹牵。
窃效泉鱼跃,因闻郢曲妍。
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
浊劫相从惯,迷途自谓安。
得知身垢妄,始喜额珠完。
欲识真如理,君尝法味看。
胶漆常投分,荆蛮各倦游。
帝乡今独往,沟水便分流。
甘作远行客,深惭不系舟。
思君带将缓,岂直日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