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其四)

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

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杂诗四首(其四)》由清代诗人宋湘所作,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哲思。诗中以“东风”、“好鸟”、“读书人”为意象,构建了一幅春日读书图景,同时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的思考。

首句“东风吹绿来”,以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寓意着新生与希望。次句“好鸟鸣窗树”,则通过鸟鸣声衬托出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感知。

接着,“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诗人以时间的循环往复,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生活规律的尊重与顺应。随后,“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诗中的主人公,一个在树下埋头苦读的身影,引发人们对知识探索与个人成长的思考。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习过程的探讨,指出知识的无限性和个体领悟的重要性。最后,“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复杂,提醒人们不应盲目遵循前人的路径,而应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对,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知识、人生道路等主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接家信

口有平安报,中宵泪亦多。

经年曾不至,一纸定如何?

为子可堪此,持缄重自讹。那禁先手战?

老父字成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种花三首(其一)

北院槐树阴,日光午未杲。

南院阴不到,杲杲达昏晓。

同时所种花,南黄北青了。

青者岂不喜,阴多露亦少。

黄者岂不怜,脉炼气深老。

不信待他日,花开看谁好。

人生立功名,岂在迟与早。

形式: 古风

种花三首(其二)

种木计十年,种花计一岁。

取适耳目前,亦贵使其继。

朝来买花苗,红紫杂琐细。

僮仆争艺之,顷刻一庭砌。

诘旦掇新华,良亦盛佳丽。

顾予独永怀,秋风会时至。

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

形式: 古风

种花三首(其三)

瓜蔓三尺长,豆蔓三尺短。

绿叶何盘盘,一一穿篱眼。

篱眼纵且横,中间花为城。

行列既布置,深浅亦调停。

时时察虫蚁,保护根与茎。

灌溉苟不惰,理可回干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