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杖屦还私第,精诚在本朝。
爱君老不懈,忧国没方昭。
东阁秋牢落,西芒夜寂寥。
只应忠亮志,气运不能消。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其四)》。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忠诚不渝的态度。
诗人通过“杖屦还私第,精诚在本朝”两句表达了自己回到家中,依然保持着对朝廷的忠心。"爱君老不懈"则是说到了年纪依旧对君主满怀热情和忠诚,而"忧国没方昭"则展现出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渴望能够有所作为。
接下来的“东阁秋牢落,西芒夜寂寥”描绘了深秋时分的孤独与寂寞,通过这种环境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最后两句"只应忠亮志,气运不能消"则是说诗人坚持自己的忠诚和正直之志,即便是在外界看似没有什么作为的情况下,也绝不放弃自己内在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政治理想和个人的道德坚守。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大吕功名重,鸿毛轩冕轻。
闲居客愈盛,暂出市皆倾。
溟海涵容大,龙门谒见荣。
谦光俨在目,恸哭望佳城。
松漠骄无信,渔阳广聚兵。
移书侮中国,决意背齐盟。
直气轻轺入,英辞左衽惊。
虏归烽火灭,宇县复升平。
天祐休明祚,时生隽杰臣。
贤科首多士,宰府泽生民。
焕烂三台正,冲融四海春。
欲知甄冶力,试问白头人。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托,丛蝶怅无依。
窗下忘怀客,高眠正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