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野甘榆棘,乘流接海鲸。

骇鸡称国宝,辟水得天名。

巴浦千年迹,黄支万里程。

至循来禁籞,六扰莫心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丁谓所作,名为《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体会和无限赞美之情。

“食野甘榆棘”表达了犀牛在田野间自由觅食,享受着甜美的榆棘,而“乘流接海鲸”则描绘出犀牛强健有力,可以在江河中畅游,与大海中的巨兽相连。这些意象展现了犀牛的野性与力量。

“骇鸡称国宝,辟水得天名”中,“骇鸡”指的是犀牛的独特和珍贵,而“辟水得天名”则强调了犀牛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它以其不凡的形态和能力赢得了天然的荣誉。

“巴浦千年迹,黄支万里程”从地理的角度描绘了犀牛生存环境的广阔与历史的悠久。巴浦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域,而黄支则可能是指长江或者其他大河流。

“至循来禁籓,六扰莫心惊”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自然规律和平衡的尊重与顺应之意。“至循”意味着顺其自然,“来禁籓”则是一种遵守自然界限定的态度。而“六扰莫心惊”则是说即便是在六面(可能指的是天地四方)受到干扰,也不会感到惊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犀牛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中生命力与和谐共生的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材妙峄阳枝,弦调野茧丝。

清音飞雉操,雅曲白驹诗。

属意山水际,寄声鸾凤时。

南薰如在御,忠义必倾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避缴非无意,随阳自有期。

飞霜联伯仲,叫月应埙篪。

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辞。

青冥时矫翼,燕雀尔焉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妙尽三才象,精皆九贡金。

克商迁洛邑,兴汉出汾阴。

郜赂惭非道,秦求愧丑心。

观铭知考甫,伛偻戒何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嵩岳闻笙

烟筱裁圆直,霜匏镂密深。

雅将镛间奏,清与磬同音。

隋作工何妙,娲传制可寻。

师夔如审曲,知我发生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