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度岭来荆又戍西,惊涛险栈尽同之。
七年相与犹一日,万里偕还分两岐。
苕隐我归终此世,宝坊君到出何时。
交情果未轻捐弃,回首毋忘赠别诗。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名为《岳阳送管顺甫还清湘》。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的离别之情。
“度岭来荆又戍西,惊涛险栈尽同之。” 这两句描绘出行者在崎岖山路上跋涉的艰难历程,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朋友共同经历困境的记忆。
“七年相与犹一日,万里偕还分两岐。” 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友情的珍贵,即便是长达七年的相伴,也如同短暂的一日;而朋友即将分别,每人走向不同的未来。
“苕隐我归终此世,宝坊君到出何时。”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自己的归隐之志,以及对友人未来的关切和期待。
“交情果未轻捐弃,回首毋忘赠别诗。” 最后两句强调了不愿轻易放弃的深厚友情,并通过赠送此别离诗篇来铭记彼此的情谊,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珍贵的友谊以及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欲知计寺金谷吏,便是钟山粥饭头。
尔欲朝朝动鱼鼓,我期日日饱貔貅。
几为晓灶炊烟喜,又作秋田渴雨忧。
自有宝公能办供,元凭心上细推求。
三载烟岚在岭陬,几番清梦到松楸。
每怜老子身关塞,长忆童时某水丘。
今得归来访渔隐,不妨高卧老菟裘。
据鞍矍铄成何事,徒愧平生马少游。
湘流得雨掌来平,艇子乘风羽样轻。
过眼千山才岭粤,转头一水又衡荆。
大江东下怀乡国,落日西边是戍城。
鸣鴂数声青嶂晚,客心如铁也关情。
才见春从沙际归,堂堂背我迅于飞。
病馀窥圃心成怯,老去登楼力苦微。
岸柳含烟犹绿瘦,海棠裛雨正红肥。
山川信美非吾土,强作清吟祗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