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七)

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

画楼相望久,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金缕的凤凰盘对相依,绣成的牡丹似经一夜微雨,格外的雍容富丽。新妆后照看明镜里,只见双颊消瘦,鬓发轻舞薄如蝉翼。
画楼上久久地眺望伫立,栏外的柳丝静静的低垂着,好似相思的人杳杳地没有一点声息。只有那春社的燕子,成双的飞来,又成双飞去。

注释

盘:盘错,此指绣盘。
金缕:指金色丝线。
双脸长:言人瘦。
音信:鄂本作“意信”。
社:社日,古代习俗祭神的日子。
有春社、秋社之分,此谓春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凤凰相对盘金缕",凤凰在这里象征着高贵和珍奇,它们盘旋于金色的丝线之上,或许是装饰品,或许是诗人心中理想爱情的比喻。紧接着"牡丹一夜经微雨",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色,常用来形容美丽而高贵的女性,一夜之间沐浴在细雨之中,更显得娇艳欲滴。

"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则是对女性化妆后的美丽描写。这里的"明镜"象征着清晰和纯净,而"新妆"则代表了女性精心打扮后的美丽状态。"鬓轻双脸长"中,"鬓"指的是女性的头发和发髻,显示出一种柔顺和轻盈。

"画楼相望久,阑外垂丝柳"描绘了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景。"画楼"常见于古代文人墨客之间,是高雅生活的象征,而"阑外垂丝柳"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最后两句"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等待。这里的"音信"指的是书信或消息,而"社前双燕回"则是对春天到来的生命力和希望的描绘,燕子在社前飞翔,或许象征着新的开始,但也未能驱散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世界的欣赏,也有对远方情人的深沉思念。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八)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燕飞春又残。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九)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

宝函钿雀金鸂鶒,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画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十一)春闺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