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
因言别离久,得尽平生怀。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远道曳故屐,馀春会高斋"一句中,"远道"指的是遥远的道路,"曳故屐"则是拖着带有家乡泥土的木屐,这两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行走在回忆中的情景。"馀春会高斋"表达了与旧友重逢之时,那份难得的欢聚之情,如同久违的春天再次到来,温暖而弥足。
接下来的"因言别离久,得尽平生怀"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因言"意味着由于谈话,"别离久"揭示了长时间的分别,而"得尽平生怀"则表明通过这次聚会,诗人似乎找回了自己一生的思念和牵挂。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释放,更是心灵深处的慰藉。
戴叔伦的这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却又不失温馨。它展示了古人对家乡、友谊的珍视,以及在隔绝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渴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时代人们对于情感交流的渴望和珍贵。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党议连诛不可闻,直臣高士去纷纷。
当时漏夺无人问,出宰东阳笑杀君。
由来海畔逐樵渔,奉诏因乘使者车。
却掌山中子男印,自看犹是旧潜夫。
佳山路不远,俗侣到常稀。
及此烟霞暮,相看复欲归。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