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翠岩如画护重城,亭堠无烟久洗兵。
路入临榆疑塞尽,水经孤竹觉流清。
猎鱼队小寻西堰,射虎山高问北平。
风雪一鞭归未得,海天愁煞暮笳声。
这首清代诗人黄曾的《泺州》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的画面。首句“翠岩如画护重城”,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青翠的山岩仿佛是天然的屏障,守护着重要的城市,展现出壮丽而宁静的边疆风貌。次句“亭堠无烟久洗兵”进一步强调了和平景象,烽火台已许久不见烽烟,战争的痕迹已被岁月洗净。
第三句“路入临榆疑塞尽”,诗人行走在路上,沿途的景色让他误以为已经接近边塞的尽头,临榆之地显得格外开阔。接着,“水经孤竹觉流清”则通过清澈的溪流,暗示了环境的清新和生机,与战争的肃杀形成对比。
“猎鱼队小寻西堰”描绘了人们在闲暇时的渔猎活动,队伍虽小,却透出生活的恬淡与和谐。最后一句“风雪一鞭归未得,海天愁煞暮笳声”,以风雪中的归途和远处传来的胡笳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乱未息的忧虑,以淡淡的哀愁收束全诗,余音袅袅,引人深思。
不详
雄关虎踞划幽并,险扼开平控北平。
万马边声通绝塞,九龙王气卫神京。
群山西导秦城势,比屋东延汉户名。
今日烽烟消斥堠,也须因暇议屯兵。
荦确声中策骑前,双崖断处响金鞭。
盘从石窟疑无路,踏到冰沙别有天。
柳峪停云峰寂寂,桑乾落日水溅溅。
前山知是从围地,薄暮弓鸣岭外弦。
桂海奇才出,英锋不可当。
问年甫终机,读史似钱王。
虎气必腾上,言谈宜善藏。
参天二千尺,浑不露文章。
先师程侍郎,雄文兼硕儒。
肯于侍坐间,问我读何书。
我以《汉书》对,又问读何如。
我言性善忘,读过几如无。
师言不在记,记诵学乃粗。
岂欲摘隽语,以资词赋欤。
汉室之兴衰,班史之规模。
读之能识此,乃为握其枢。
廿年记师说,书以置座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