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一)

乞郡三章字半斜,庙堂传笑眼昏花。

上人问我迟留意,待赐头纲八饼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属于中晚唐以降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书信式诗歌。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己乞求郡守帮助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和上级官员之间关系的一种期待和渴望。

“乞郡三章字半斜”一句,透露出诗人在向郡守提出请求时的诚恳与迫切,"三章"可能指的是正式的文书或是书信,而"字半斜"则形象地表达了急促而不失礼数的态度。"庙堂传笑眼昏花"则描绘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在等待答复时,虽然有些焦虑,但也感受到了周围环境的欢乐气氛。

“上人问我迟留意”一句,显示了上级官员对诗人的关心和询问,而"待赐头纲八饼茶"则是对答复的一种期待,希望能得到好消息,并且通过"头纲"和"八饼茶"这两样实物的描述,表现出一种渴望和礼节。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反映了苏轼在官场中的人际交往与情感态度,以及他对友谊与上下级关系的一种理想化期待。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二)

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

会稽且作须臾意,从此归田策最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七年九月,自广陵召还,复馆于浴室东堂。八年六月,乞会稽,将去,汶公乞诗,乃复用前韵三首(其三)

东南此去几时归,倦鸟孤云岂有期。

断送一生消底物,三年光景六篇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

峨峨扇中山,绝壁信天剖。

谁知大圆镜,衡霍入户牖。

得之老月师,画者一醉叟。

常疑若人胸,自有云梦薮。

千岩在掌握,用舍弹指久。

低昂不自知,恨寄儿女手。

短屏虽曲折,高枕谢奔走。

出家非今日,法水洗无垢。

浮游云释峤,宴坐柳生肘。

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一)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

侍臣谈道要,家法信家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