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却垣墙钥却门,监丞从此罢垂纶。
池中鱼鳖应相贺,从此方知有主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适的自然环境中,释放池中鱼鳖的情景。高垣墙、钥却门和监丞罢垂纶营造出一种隐逸生活的氛围,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
"高却垣墙钥却门"两句通过对空间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世俗羁绊的放弃和隔绝。"监丞从此罢垂纶"则表明管理者不再执掌权柄,意味着一种放手与解脱。
接下来的"池中鱼鳖应相贺"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池中的生物描绘为欢庆的对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灵和谐共处的情怀。最后"从此方知有主人"则透露出诗人的自得其乐,也反映出他对于自由生活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意境不仅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映射出古代文人对于清净自守、超脱尘世的一种美好追求。
不详
五代宰相。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四月,病逝,追封瀛王,谥号文懿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
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
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