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行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和人民的苦难。"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两句表明外族入侵,鲜卑人进入洛阳城,胡儿(指鲜卑族的孩子)手持长矛在皇宫中巡视,这是对汉族统治中心的直接挑战和破坏。"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则形象地描述了朝廷君主被迫求和、官员们像牲口一般四处逃窜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颠覆与无序的状态。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这两句则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描述了战乱中民众的恐慌。紫陌指的是皇宫周围的道路,旌幡是军队用的旗帜,这里暗示着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每个家庭,即使是鸡犬也不得不惊慌逃窜。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这两句传达了战乱中女性的无助和悲惨。妇女被迫跟随军队四处流离失所,即便是在亲人面前的死亡也不得不强忍悲痛。

最后两句"九州诸侯自顾土,无人领兵来护主"表明了地方诸侯各自为政,没有人能带兵前来保护君主,这是对中央集权崩溃的描述。"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则揭示了一种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即使是在战乱中,北方的人们逃到南方后,南方的人们仍然能够保持着对晋朝文化的记忆和传承。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景象的生动描述,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以及民族融合等现实问题。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形式: 古风

关山月

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

关山秋来雨雪多,行人见月唱边歌。

海边茫茫天气白,胡儿夜度黄龙碛。

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

溪水连天霜草平,野驼寻水碛中鸣。

陇头风急雁不下,沙场苦战多流星。

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形式: 乐府曲辞

各东西

游人别,一东复一西。

出门相背两不返,惟信车轮与马蹄。

道路悠悠不知处,山高海阔谁辛苦。

远游不定难寄书,日日空寻别时语。

浮云上天雨堕地,暂时会合终离异。

我今与子非一身,安得死生不相弃。

形式: 古风

成都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