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醉帽迎风落,春衣日径斜。
花梢密藏路,隐约见山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园的画面,充满了闲适自在的情趣。首句“醉帽迎风落”中的“醉帽”指的是诗人戴着的一顶可能略带随意或潦草的帽子,而“迎风落”则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仿佛连帽子都在随风飘落,显露了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自由。紧接着,“春衣日径斜”中,“春衣”指的是适合春天穿着的轻便衣服,而“日径斜”则描绘出阳光斜射下来的景象,给人以温暖而又不烈的感觉。
第三句“花梢密藏路”中的“花梢”意指花瓣纷飞,如同遮盖了行走的小路,使得路途变得隐秘而迷离。最后,“隐约见山家”则透露出诗人通过这条被花瓣覆盖的曲径,隐隐约约地望见远处的山间小屋。
整首诗以其淡雅清新、意境幽深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对于春天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艺术表达。
不详
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得路山方尽,如归馆暂投。
春风供笑傲,一醉岂人谋。
夜饮宁辞醉,春醒莫厌投。
有人重载酒,后会不须谋。
翻经兴尽捲书帷,独上江楼送落晖。
人迹已随云影断,傍檐嘉月冷侵衣。
渡口回舟未忍移,净坊听雨坐题诗。
馀龄倘有寻真路,试与披云问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