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树

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

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

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太阳温暖了上山的小路,鸟儿鸣叫意味着春天已至。
忽然遇到这隐蔽的地方,就像遇见了清醒孤独的人。
石头因寒冷花开得晚,风大导致花儿也频繁凋落。
砍柴的人或许不认识它,时间久了就被砍来当柴烧了。

注释

日暖:太阳温暖。
上山路:上山的小路。
鸟啼:鸟儿鸣叫。
已春:已经到了春天。
忽逢:忽然遇到。
幽隐处:隐蔽的地方。
如见:好像看见。
独醒人:清醒而孤独的人。
石冷:石头因寒冷。
开常晚:花开得晚。
风多:风很大。
落亦频:花儿凋落频繁。
樵夫:砍柴的人。
应不识:或许不认识。
岁久:时间久了。
伐为薪:被砍来当柴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山的景象。开篇“日暖上山路,鸟啼知已春”两句,通过日光温煦照耀山路和鸟鸣报晓的场景,传递出春天到来的信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苏醒的美好。

接着,“忽逢幽隐处,如见独醒人”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深山中偶遇清净之所,宛如遇到了在世俗喧嚣中独自警醒的人。这里不仅写景,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心灵觉醒的向往。

“石冷开常晚,风多落亦频”两句,再次描绘山间幽深之处,石头仍旧冰冷,天色经常阴沉,而风中的落叶纷飞,增添了一份萧瑟与寂寞的氛围。

最后,“樵夫应不识,岁久伐为薪”两句,则写诗人观察到的樵夫对古木年轮的无知,他们只知道砍伐这些树木作为柴火,而不知其历经岁月沉淀的故事。这里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历史与时间深度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山路、鸟鸣、幽隐之处、石头冰冷、风中落叶以及樵夫砍伐,勾勒出一幅春日游山图,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友人南游不回因而有寄

相思春树绿,千里亦依依。

鄠杜月频满,潇湘人未归。

桂花风半落,烟草蝶双飞。

一别无消息,水南车迹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长信宫二首(其一)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

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坐听南宫乐,凉风摇翠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长信宫二首(其二)

一失辇前恩,绮罗生暗尘。

惟应深夜月,独伴向隅人。

长信翠蛾老,昭阳红粉新。

君心似秋节,不使草长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东门路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沈。

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