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喜雪(其三)》由明代诗人姚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面对大雪时的心境与感悟。
首句“坐穷今古此心醒”,诗人静坐于雪中,内心仿佛穿越古今,达到了一种超脱的清醒状态。接着,“身外寒温总不惊”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外界环境的淡然态度,无论是寒冷还是温暖,都不再能触动他的心弦。
“对景远思苏武节,看山惟羡首阳清”两句,诗人以苏武和首阳山为喻,表达了对高尚节操的向往与追求。苏武坚守节操,不畏艰难;首阳山则象征着清高的境界,诗人羡慕并渴望达到这样的精神高度。
“二仪太素堪俦匹,一段梅香敢抗平”中,“二仪”指的是天地,“太素”则代表了原始、纯净的状态。诗人认为自己与天地间的一切都能和谐相处,甚至在一段梅香面前,也敢于与之抗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最后,“只恐调高吟不得,知心惟有郢歌声”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的情感过于深沉,难以用诗歌表达出来,只有郢歌(古代楚国的音乐)才能真正理解他内心的感慨。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能力的自信,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世界,以及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