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周臣赴殿试

近侍传呼到集英,参差宫殿晓霞明。

丹墀日对三千字,云翼风高九万程。

天子临轩应动色,诸生阁笔总销声。

胪传指日承新渥,千佛名经第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近侍传唤到达集英殿,宫殿错落有致晨光映照.
每日在红砖台阶上批阅文书,如同乘风飞翔九万里.
天子亲临殿堂,神色必为之一振,学子们静默不语.
选拔之日指日可待,接受新的恩泽,我的名字将被记录在千佛名经之上.

注释

近侍:皇帝身边的侍从。
集英:集英殿,古代学府名。
参差:高低错落。
晓霞:早晨的霞光。
丹墀:红色的台阶,代指皇宫。
三千字:形容大量文书或学问。
云翼: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九万程:极言路途遥远,这里象征着仕途的高升。
天子:皇帝。
临轩:临朝听政。
应动色:神情为之动容。
销声:静默无声。
胪传:公开宣布。
承:接受。
新渥:新的恩宠或赏赐。
千佛名经:记载众多佛名的经书,象征尊贵和荣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科举考试的盛况,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教育与学术的重视。从用词来看,“近侍传呼”、“参差宫殿晓霞明”等字眼塑造出一幅皇家大殿在晨光中的壮丽景象。而“丹墀日对三千字,云翼风高九万程”则表达了学子们背负着重大的学问与期望,面对着庞大的知识海洋和未来的长远旅途。

诗中还透露出皇帝对于科举的关注,“天子临轩应动色”,说明这不仅是学子的考验,也是国家选拔才的重要时刻。"诸生阁笔总销声"则反映出考场上的紧张气氛,学子们都全神贯注于答卷之上。

最后,“胪传指日承新渥,千佛名经第姓名”表达了对学子的美好祝愿和期望,他们将像接续圣贤一样,不断传承文化与智慧的光芒。这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受试者未来前程的殷切期许。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考场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科举制度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和国家未来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137)

李若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秦会之题绝尘亭

脱迹尘嚣外,悠然寄此亭。

池平一鉴净,山远数螺青。

身世惊残梦,行藏忌独醒。

惟闲即近道,不必玩丹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途中

马足疲长路,林端霁色开。

客程经十驿,村酒只三杯。

病叶迎秋落,疏云送雨回。

何当旋故里,趁日坐墙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偶成

自怜畴昔抱痴顽,不惯黄埃日跨鞍。

荒径露沾旗尾润,幽窗尘锁笔头乾。

半林残照人烟晚,一笛秋风雁影寒。

还有田园得归去,谁能俯首缚微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宋周臣

盍簪当日话殷勤,便著金兰较此心。

相去不堪千里远,别来何况一年深。

江山有路通幽梦,鱼雁无情断好音。

管鲍贫交君记否,少陵曾为发悲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