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

扁舟殊不系,浩荡路才分。

范蠡湖中树,吴王苑外云。

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

明发还驱马,关城见日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小船没有系缆,江面广阔道路显现。
像范蠡湖中的树木,吴王园林外的浮云。
悲伤的人望着月亮,孤独夜晚大雁离群。
天亮就要驱马启程,过关城时已夕阳西沉。

注释

扁舟:小船。
殊:特别。
不系:未系缆。
浩荡:广阔无垠。
路才分:道路显现。
范蠡:古代越国大夫,泛指隐士。
湖中树:湖边的树木。
吴王苑:吴王的园林。
外云:园林外的云彩。
悲心:悲伤的心情。
人望月:人们望着月亮。
独夜:孤独的夜晚。
离群:离开群体。
明发:天亮。
驱马:驱赶马匹。
关城:关隘之城。
日曛:夕阳西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漂泊、怀念故土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悲凉心情。

"扁舟殊不系,浩荡路才分" 表明诗人乘坐的小船并未停靠,而是继续在宽阔的水路上前进,道路刚刚开始分叉,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生活之路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

"范蠡湖中树,吴王苑外云" 把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范蠡湖是江南著名的湖泊,而吴王则指古代吴国的君主。湖中的树木和苑外的云朵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悲心人望月,独夜雁离群" 通过一个望着明月而感怀的人物形象,以及夜晚孤单的雁鸟背离了它的同伴,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悲凉和孤独。

"明发还驱马,关城见日曛"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继续旅程的情景。清晨出发,又一次策马前行,在关城之下见证了太阳的西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不断的跋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于归属的渴望。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古典意象,如湖泊、树木、月亮、雁鸟等,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深远而又淡远的情绪氛围。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风蝉

风蝉旦夕鸣,伴夜送秋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东归道中二首(其一)

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

岁月老将至,江湖春未归。

传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

何必劳知己,无名亦息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东归道中二首(其二)

未明唤僮仆,江上忆残春。

风雨落花夜,山川驱马人。

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

此日念前事,沧洲情更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东望

楚江横在草堂前,杨柳洲西载酒船。

两见梨花归不得,每逢寒食一潸然。

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同郡故人攀桂尽,把诗吟向泬寥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