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遗踪委衰草,行客思悠悠。
昔日人何处,终年水自流。
孤烟村戍远,乱雨海门秋。
吟罢独归去,烟云尽惨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怀古之情和对过往时光的无限留恋。诗人站在阖闾城下,眼前的景象触发了他对过去的追忆。
"遗踪委衰草,行客思悠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感慨和独自旅行中的人的心境。古代战场上的足迹已经被杂草所覆盖,行者在此沉思,心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深长思念。
"昔日人何处,终年水自流。" 这两句则更加凸显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人物的消逝。昔日英雄何在,只有河水依旧流淌,时间在不经意间悄然滑去。
"孤烟村戍远,乱雨海门秋。" 这里的景象转为边塞之地,孤独的炊烟从远处的军营升起,而乱哄的秋雨则笼罩着海门。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孤独。
"吟罢独归去,烟云尽惨愁。" 最后两句诗人在吟咏完毕之后,只能独自返回,而心中的忧愁如同四处弥漫的烟云一般,无边无际。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情感体验和对过往的怀念之情。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
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
瓜步逢潮信,台城过雁音。
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
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昼短惜年流。
歌声袅袅澈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
曾与径山为小师,千年僧行众人知。
夜深月色当禅处,斋后钟声到讲时。
经雨绿苔侵古画,过秋红叶落新诗。
劝君莫厌江城客,虽在风尘别有期。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