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其二)

诗在混茫前,难搜到极玄。

有时还积思,度岁未终篇。

片月双松际,高楼阔水边。

前贤多此得,风味若为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混沌初开之前,诗难以探索到极致的玄妙。
有时还需积累思绪,经历一年还未完成篇章。
在一片月光映照下的双松之间,在高楼上俯瞰宽阔的河边。
前辈诗人多有此等领悟,他们的韵味如何得以传承呢?

注释

诗:文学体裁,此处特指诗歌。
混茫前:混沌初开之前,比喻时间非常久远或创作的源头。
难搜:难以寻找或探索。
极玄:极其玄妙深奥的道理或意境。
有时:偶尔,间或。
积思:积累思考,深思熟虑。
度岁:度过一年的时间。
终篇:完成作品的最后一部分,这里指完成整首诗。
片月:一弯月亮,形容月色之美。
双松际:两棵松树之间的地方。
高楼:高大的建筑,此指诗人可能所在的观景之处。
阔水边:宽阔的水域边缘。
前贤:前辈的贤人,指过去的著名诗人。
多此得:多有此等体验或感悟。
风味:风格、韵味,指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若为传:如何得以传承,表达了对传统韵味延续的思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古人风范的怀念。

“诗在混茫前,难搜到极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古时期诗歌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想要追求却又感到力不从心的困境。"混茫前" 指的是历史的深处,而"难搜到极玄"则是说要达到那些古人的水平是多么的艰难。

“有时还积思,度岁未终篇。”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有时候会沉浸在思考中,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作品的完善有一种无奈的情绪。"积思" 是指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而"度岁" 则是时间的流逝,"未终篇" 表示作品尚未完成。

“片月双松际,高楼阔水边。” 这两句描写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片月" 是指月亮不全,"双松" 则是两棵松树并立,一起映照在清澈的溪流之中,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前贤多此得,风味若为传。” 这两句诗人赞美古代贤达的人物,他们留下的智慧和教诲如同佳肴美酒,令人回味无穷。"前贤" 指的是过去的圣贤之人,而"风味若为传" 则是说他们的智慧和精神内涵,如同美食佳酿一般流传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古代贤达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历史感悟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道林寺诸友

吟兴终依异境长,旧游时入静思量。

江声里过东西寺,树影中行上下方。

春色湿僧巾屦腻,松花沾鹤骨毛香。

老来何计重归去,千里重湖浪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韩蜕秀才

松门高不似侯门,藓径鞋踪触处分。

远事即为无害鸟,多闲便是有情云。

那忧宠辱来惊我,且寄风骚去敌君。

知伴李膺琴酒外,绛纱闲卷共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楚萍上人

北面香炉秀,南边瀑布寒。

自来还独去,夏满又秋残。

日影松杉乱,云容洞壑宽。

何峰是邻侧,片石许相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寄蜀国广济大师

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

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

满国繁华徒自乐,两朝更变未曾惊。

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