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潘歙州伯恭

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

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

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

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

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

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

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忆君南望空长吁。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生性喜好饮酒,即使没钱也想买。
新安来的牙兵,六月来到我的小屋。
手里拿着尺子题诗,肩上挑着瓦壶装酒。
如同高山穿破青天,这酒要解我心中愁苦。
打开壶盖随意畅饮,干渴的肺腑像被酥油滋润。
喝醉了想学李白骑鲸遨游,又想起阮籍骑着瘦弱的驴。
上游没有健壮的鱼,下坡没有强壮的马,想念你只能向南边叹息。

注释

我:我。
贫性:生性。
爱:喜好。
酒:酒。
无钱:没钱。
沽:购买。
新安:地名。
走牙兵:新来的士兵。
六月:时间。
至:到。
庐:小屋。
手中:手里。
持:拿。
尺题:尺子题诗。
肩上:肩上。
担:挑。
瓦壶:瓦制酒壶。
高山:比喻。
度:穿过。
青天:天空。
愁肠:愁苦的心肠。
枯:干涸。
聊倾:随意。
樽:酒杯。
浇酥:滋润。
醉来:喝醉后。
李白:唐代诗人。
骑鲸鱼:骑鲸遨游。
阮籍:魏晋时期诗人。
跨蹇驴:骑瘦弱的驴。
上溪:上游。
健鳞:健壮的鱼。
下岭:下坡。
壮驹:强壮的马。
忆君:想念你。
南望:向南看。
空长吁:徒然叹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潘歙州伯恭》,表达了诗人贫困却酷爱饮酒的境况。他描述了友人潘伯恭派来的牙兵带着酒来到他的居所,带来了些许慰藉。诗人借酒浇愁,想象自己像李白骑鲸、阮籍骑驴般豪饮,但现实中却只能在溪边山岭间感叹缺少畅饮的条件。最后,诗人遥望南方,心中充满对友人的思念,只能徒然长叹。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生活中的苦乐交织。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刁景纯环翠亭

古台数亩平岗连,莽苍瘦竹生寒烟。

虾蟆不食海月在,夜久帖角回婵娟。

今人莫论曾费筑,昔人已往谁知年。

三茅京岘必可望,终欲相与吟云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寄题千步院兼示諲上人

郊郭山林有美处,皆为释子所栖托。

高闲不与时俗侵,寂静岂唯鱼鸟乐。

朝望平田插稻苗,暮看西村收雨脚。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寄题石埭权县乐尉碧澜亭

遥知溪上亭,秋水瀁泠泠。

云影无时翠,岚光到底清。

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

聊作渊明饮,临流酒易醒。

形式: 五言律诗

寄题刘仲叟泽州园亭

城临太行谷,谷暖宜草木。

既移洛阳花,又种阮家竹。

五色杂黄红,一林常翠绿。

其间广亭开,亦欲危榭筑。

春归百禽嚎,抟黍及布谷。

桑上啄椹食,林下窥果熟。

果收椹已尽,飞去不须逐。

婆娑黄杨树,谁谓逢闰缩。

物犹有进退,此理何用告。

余心当郊君,未有地可卜。

缀书岂贪乐,且以苟微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