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僧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我的老师才华横溢,继承了惠休的才情,更逢这爽朗秋季,万物欣然绽放。
吟诗时远方山峰横挂着落日余晖,入定中只见黄叶飘落在青苔上。
双林寺久未见挚友相聚的金兰之谊,而丹楚之地也只能独自欣赏那如织锦般的秋色。
听说近郊的寒冷中还有绿意留存,登高望远之时,我应当等待与你一同前往,相互陪伴。

注释

吾师:指作者的老师。
续:延续,继承。
惠休:南朝齐梁间诗人,这里比喻老师的才情。
高秋:秋高气爽的季节。
万象:一切景象。
吟处:吟诗的地方。
远峰:远处的山峰。
横落照:横着落日的光辉。
定中:入定、静坐时。
黄叶:秋天的落叶。
双林:可能指佛教中的双树林,也可能是具体某地名,这里象征友谊或修行之地。
金兰:比喻友情深厚,如同金石般坚固,兰花般高洁。
丹楚:地名或泛指美丽之地,这里指代景色秀丽的地方。
组绣:彩色的刺绣,形容景色如画。
闻说:听说。
近郊:城市附近的郊区。
寒尚绿:即使在寒冷中仍有绿色植物。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山水。
追陪:追赶并陪伴,这里指期待与朋友同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酬僧》。从内容来看,诗人在秋天写下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吾师既续惠休才,况值高秋万象开。"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老师或朋友(指僧人)继续给予智慧和美好才能的滋润,这个时节正逢深秋,一切景物都展现出各自独特的风貌。

"吟处远峰横落照,定中黄叶下青苔。" 这两句描绘诗人在吟咏诗歌时所处的环境,远处的山峰被夕阳斜射,光线穿过树林,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辉与绿色苔藓交相辉映。

"双林不见金兰久,丹楚空翻组绣来。"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怀念,"双林"可能指的是两个朋友或是某种象征,如同"金兰"(即菊花和兰花)般难以重逢,而远方的信件如同组织精美的绣品一般,传达着彼此的情谊。

"闻说近郊寒尚绿,登临应待一追陪。"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秋意犹存的观察,并且有意去探访那些还保持着绿意的地方,以此作为对僧人的回赠和陪伴。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操与高雅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一)

腻若裁云薄缀霜,春残独自殿群芳。

梅妆向日霏霏暖,纨扇摇风闪闪光。

月魄照来空见影,露华凝后更多香。

天生洁白宜清净,何必殷红映洞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僧舍白牡丹二首(其二)

侯家万朵簇霞丹,若并霜林素艳难。

合影只应天际月,分香多是畹中兰。

虽饶百卉争先发,还在三春向后残。

想得惠林凭此槛,肯将荣落意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端居

片雨过前汀,端居枕簟清。

病魔随暑退,诗思傍凉生。

别燕殷勤语,残蝉彷佛鸣。

古来悲不尽,况我本多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敷水有丐者云是马侍中诸孙悯而有赠

天地尘昏九鼎危,大貂曾出武侯师。

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

旧宅已闻栽禁树,诸孙仍见丐征岐。

而今不要教人识,正藉将军死斗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