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吟

翁来,翁来,翁乘马。何以言醉,在泉林之下。

日暮烟愁谷暝,蹄耸足音响原野。

月从东方出照人,揽晖曾不盈把。

酒将醒,未醒又挹玉斝向身泻,翁乎醉也。

山花炯兮,山木挺兮,翁酩酊兮。

禽鸣右兮,兽鸣左兮,翁䫥鹅兮。

虫蜩嚎兮,石泉嘈兮,翁酕醄兮。

翁朝来以暮往,田叟野父徒倚望兮。

翁不我搔,翁自陶陶。翁舍我归,我心依依。

博士慰我,写我意之微兮。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翁来了,老翁来了,他骑着马。为何说他醉了,在那泉水和树林之间。
傍晚烟雾弥漫山谷昏暗,马蹄声在原野上回荡。
月亮从东方升起照亮人们,他却抓不住那光芒,哪怕只是一点点。
酒快要醒了,却又斟满酒杯倾倒给自己,老翁啊,你真的醉了。
山花灿烂,山木挺立,老翁沉醉如泥。
鸟儿在右边鸣叫,野兽在左边低吼,老翁醉得像鹅一样摇晃。
蝉鸣虫叫,石泉喧嚣,老翁醉态可掬。
老翁早晨来傍晚去,农夫们倚靠路边,望着他。
老翁不理会我,他自己陶醉其中。老翁离开,我心中依恋。
学士安慰我,写下我心中的微妙情感。

注释

翁:老翁。
醉:喝醉。
泉林:泉水和树林。
日暮:傍晚。
烟愁:烟雾弥漫。
蹄:马蹄。
玉斝:玉杯。
酩酊:大醉。
禽鸣:鸟鸣。
兽鸣:兽类叫声。
翁䫥鹅:形容醉态摇晃。
虫蜩:蝉鸣。
嘈:喧闹。
田叟:农夫。
徒倚:倚靠。
搔:抚摸。
陶陶:陶醉的样子。
博士:学士。
慰:安慰。
意之微:内心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醉翁吟》,描绘了一幅醉翁在山林间游玩、饮酒的闲适画面。首句“翁来,翁来,翁乘马”以反复手法唤起读者对醉翁的注意,接着通过“何以言醉,在泉林之下”暗示了醉翁的洒脱与自在。诗人运用“日暮烟愁谷暝”、“月从东方出照人”等景物,渲染出醉翁独酌时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酒将醒,未醒又挹玉斝向身泻”描绘了醉翁饮酒的状态,既有清醒与醉意交织的微妙感受,又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性格。接下来,诗人通过“山花炯兮,山木挺兮,翁酩酊兮”等句子,以自然景色烘托醉翁的醉态,再以鸟兽虫鸣声衬托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翁朝来以暮往,田叟野父徒倚望兮”表达了人们对醉翁的欣赏和期待,而“翁不我搔,翁自陶陶”则刻画了醉翁沉浸于自我世界中的满足与快乐。最后,“翁舍我归,我心依依”流露出诗人对醉翁离去的不舍,以及“博士慰我,写我意之微兮”表达对醉翁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醉翁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洒脱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题刁经臣山居时已应辟西幕

向不乐郡府,遂云归田园。

结庐复种蓺,草树日已繁。

散帙理旧学,了然无俗喧。

春雨一回过,览耕登古原。

青山每自爱,霁色当衡门。

故人苟来往,名宦未尝言。

趣适已不浅,道心良亦存。

忽闻辟书至,便令驱犊辕。

岂期同瓠瓜,长系蒿莱根。

始知古君子,出处惟义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题三教圆通堂

处中最灵智,人与天地参。

其间有佛老,曷又推为三。

共以圆通出,诚明自包含。

排楹压文础,焕采涂朱蓝。

而将罝吾儒,复欲笼彼聃。

二徒不自晓,恬若均笑谈。

越鸟不巢北,代马不嘶南。

固亦辨殊土,麟鷟唯时堪。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题刘道士奉真亭

降真沉水生炉烟,扣齿晓漱华池泉。

心存昆阆未可到,夜瞻北斗何联联。

顾兹虚室如有迟,一草一石幽且妍。

芝盖云軿杳无至,不知谁更似杨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吏隐堂

新堂生虚明,未悟追隐吏。

无乃隐非时,唯应喧可避。

移花莫伤根,种竹不改翠。

床中置素琴,亦见陶潜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