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著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

白月在湖底,脱冠睇微云。

从来雍门恨,世上惟有君。

往时东坡老,为子持一樽。

东坡只饭豆,未办汁滓醺。

独爱三昩语,昵昵出断纹。

东坡拍手笑,俗耳曾不闻。

延州亦穷相,坐睡徒昏昏。

都梁固高彻,淮水元自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吴则礼所作,题目为《无著以东坡西湖观月听琴诗示予因次韵》。诗中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同欣赏月色和音乐的情景,以及对古人东坡(苏轼)的怀念之情。

首句“白月在湖底”描绘了一幅西湖秋夜观月的画面,月亮如同沉于水中。紧接着,“脱冠睇微云”则是诗人在此景色下解开帽子,仰望天空,感叹那淡淡的云彩。

“从来雍门恨,世上惟有君。”这里的“雍门”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高雅门派,而“从来雍门恨”则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美的追求和深厚的情感。接着,“世上惟有君”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东坡)能够理解并共鸣这种情怀。

“往时东坡老,為子持一樽。”此句提及了苏轼,即东坡先生,诗人通过设想古人如何在月下与友人举杯畅饮的情景,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东坡以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文学成就著称于世。

“东坡只饭豆,未办汁滓醺。”这两句则描绘了东坡生活简朴的一面,他仅以豆粥为食,没有华丽的酒宴。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东坡清贫、不羁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独爱三昩语,昵昵出断纹。”这里提到的是东坡的文学才华,如同泉水般自然流露,而他的诗文中充满了情感和智慧。"昵昵出断纹"形容其文笔如细线一般连绵不绝。

“东坡拍手笑,俗耳曾不闻。”这句则表达了对东坡独特艺术风格的赞赏,他的作品在当时可能并不为大众所理解,但诗人却能够欣赏其中的深意和美感。

“延州亦穷相,坐睡徒昏昏。”这里转换了语境,从西湖之景转向了对友人的思念。"延州"是古地名,可能指的是远在他乡的朋友,而"穷相"则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坐睡徒昏昏"则形容两人虽身处异地,但心灵却紧密相连,如同沉浸在梦中一般。

最后,“都梁固高彻,淮水元自浑。”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再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都梁固高彻"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特征,而"淮水元自浑"则形容淮河水天然的澹静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月夜之景的描绘,以及对东坡先生及其艺术风格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高雅情操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他对于友谊深厚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构、历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充满文学韵味的画面。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无著有还玉涧之意作诗留之

淮山谁言钝滞人,沙雁求群正如许。

先生掉头嗟奚为,要著行缠抱琴去。

径须摺折楖栗杖,我曹穷措有妙处。

时时覆钵过桥来,白头看打僧伽鼓。

形式: 古风

无著复欲去再作此留之

都梁日日招吾人,梅花已复矜小春。

胡为要随白雁去,莫起此念僧伽嗔。

弹琴几时鬓毛脱,端是天教个中活。

僧伽初不负先生,久办淮山作衣钵。

形式: 古风

木平像吾友宣老所藏宣示寂久矣余因归朱方遇其徒慈俊乞得之喜而作此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安用古铜瓶,捉以高鼻奴。

草鞋挂龙床,九州一蚍蜉。

如何是木平,初落斤斧欤。

庞眉宣道人,缅想骨已枯。

旧炊玉粒饭,洗钵独我呼。

跛跛迁臣归,饥面黧且癯。

至今说法处,井索缠辘轳。

唐时李卫公,铸铁为浮图。

此塔有坏灭,是事端弗渝。

形式: 古风

比以补陀刻寄少冯有诗复答之并示杨吉老释介然

我以无作语,刊彼月面背。

遣似吕南山,未要馀子会。

平生太玄雄,犹有一语在。

只怜粥饭和,已复不惊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