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荒郊下马问何之,死活元来任便宜。
不是白兵生眼孔,一团冤血有谁知。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的《出塞》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句“荒郊下马问何之”,设身处地,以问自我在这荒凉的郊野中骑马前行的目的何在?此处通过自问自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抉择。
接着,“死活元来任便宜”一句,显示出诗人对待死亡和生存都持有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态度。这里“便宜”二字蕴含着一种宿命论色彩,即对未来的安排持有无奈的接受态度。
第三句“不是白兵生眼孔”,则是对战争中士兵盲目的杀伐进行了批判。“白兵”指的是不带武器、没有准备的普通百姓,而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被迫成为战场上的工具,失去理性和人性的士兵。
最后,“一团冤血有谁知”,则深刻地揭示出战争所带来的悲剧。冤血指的是无辜者的鲜血,这里诗人以此提问,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不公,以及这种悲剧背后的无声呐喊。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郊野的描写和内心独白,揭示出战争的毁灭性、生命的宝贵以及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展示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在乱世中的深沉忧虑与坚定立场。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一别迎銮十八秋,重来意气落旄头。
平山老子不收拾,南望端门泪雨流。
秦庭痛哭血成川,翻讶中行背可鞭。
南北共知忠义苦,平生只少两淮缘。
琼花堂上意茫然,志士忠臣泪彻泉。
赖有使君知义者,人方欲杀我犹怜。
真州送骏已回城,暗里依随马垛行。
一阵西州三十里,摘星楼下打初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