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

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

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

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

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皇家园林春色好,中桥路面平坦宽。
蹴鞠游戏尘土不扬,雨后新晴火焰泼洒。
昨夜酒醉头还沉重,清晨游玩眼前明亮。
年老慵懒虽少做事,春意诱惑仍多情。
遇见客人犹豫站立,随意赏花漫步行。
骏马嚼着金络头,银杯斟满酒畅饮。
官府酿酒伤人心,美女迎宾岂需此。
舞腰怎能比柳枝柔,歌声不及黄莺甜。
故乡实在令人眷恋,时光怎可轻易浪费。
连续三年过寒食节,全在洛阳城中度过。

注释

上苑:皇家园林。
风烟好:春色好。
蹴毬:古代足球游戏。
泼火:火焰泼洒,指玩火活动。
宿醉:隔夜酒醉。
头仍重:头仍然晕沉。
晨游:清晨游玩。
眼乍明:眼前突然明亮。
踟蹰立:犹豫不决地站立。
寻花取次行:随意赏花行走。
连钱:形容骏马身上的斑纹。
嚼金勒:马嚼子,装饰有金的马笼头。
凿落:酒杯。
写银罂:倒入银制酒壶。
府酝:官府酿的酒。
伤教送:指酒送来使人感到压力。
官娃:宫中的美女。
岂要迎:不需她们来迎接。
舞腰那及柳:舞者的腰肢比不上柳枝柔软。
歌舌不如莺:歌声比不上黄莺动听。
乡国:故乡。
真堪恋:确实让人眷恋。
光阴可合轻:不应轻易浪费时间。
寒食:古代节日,禁火纪念介之推。
洛阳城:唐代的东都,诗人当时所在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历图景。开篇“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两句,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作为背景,设置了整首诗轻松愉悦的情调。“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表达了春日无忧的氛围,而“宿醉头仍重,晨游眼乍明”则透露出诗人宴乐后的悠然自得。

接下来的“老慵虽省事,春诱尚多情”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春天美好的珍惜。随后,“遇客踟蹰立,寻花取次行”两句生动地表现了与友人的偶遇和共赏春光的情景。

“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描绘了一种精致的生活状态,而“府酝伤教送,官娃岂要迎”则透露了对官方赐宴或节庆活动的一种期待和准备。

在“舞腰那及柳,歌舌不如莺”中,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对艺术的敬仰,同时也隐含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追求。而“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则流露出诗人对故土和春天美好时光的深切留恋。

最后,“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中的一种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地点——洛阳城,对诗人而言,是一个充满回忆和情感的地方。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闲适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阅水年将暮,烧金道未成。

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

病肺惭杯满,衰颜忌镜明。

春深旧乡梦,岁晚故交情。

一别浮云散,双瞻列宿荣。

螭头阶下立,龙尾道前行。

封事频闻奏,除书数见名。

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漏尽鸡人报,朝回幼女迎。

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浔阳秋怀赠许明府

霜红二林叶,风白九江波。

暝色投烟鸟,秋声带雨荷。

马闲无处出,门冷少人过。

卤莽还乡梦,依稀望阙歌。

共思除醉外,无计奈愁何。

试问陶家酒,新篘得几多。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秋月

夜初色苍然,夜深光浩然。

稍转西廊下,渐满南窗前。

况是绿芜地,复兹清露天。

落叶声策策,惊鸟影翩翩。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秋池独汎

萧疏秋竹篱,清浅秋风池。

一只短舫艇,一张斑鹿皮。

皮上有野叟,手中持酒卮。

半酣箕踞坐,自问身为谁。

严子垂钓日,苏门长啸时。

悠然意自得,意外何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