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

云日互出没,数朝飞雨清。

曈昽似欲止,廉纤还未晴。

映空轻丝乱,著物细珠明。

叶端危未落,荷心重忽倾。

喜凉高燕舞,便湿群蛙鸣。

于予亦有得,药畹胡麻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云和太阳交替出现,连续几日的雨水过后天空变得清澈。
阳光透过云层朦胧,似乎快要停歇,但微风中仍有细雨未完全晴朗。
雨后的天空如轻丝般映照,物体上挂着明亮的小水珠。
树叶尖端摇摇欲坠,荷叶中心因积水而倾斜。
雨后凉爽,高飞的燕子欢快地舞蹈,群蛙也因湿润而鸣叫起来。
这让我有所感悟,我的药田里的芝麻也在雨后生长繁茂。

注释

云日:云和太阳。
互出没:交替出现。
数朝:连续几日。
飞雨:飘落的雨。
曈昽:朦胧的阳光。
廉纤:微风中的细雨。
映空:照亮天空。
著物:附着在物体上。
叶端:树叶尖端。
危未落:摇摇欲坠。
荷心:荷叶中心。
忽倾:突然倾斜。
喜凉:喜欢凉爽。
高燕舞:高飞的燕子翩翩起舞。
群蛙鸣:群蛙鸣叫。
药畹:药田。
胡麻:芝麻。
生:生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的小雨后天气转晴的景象,以及这种天气变化带给大自然和诗人内心的影响。诗人通过对云、日、雨、风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小雨过后的生机与活力。

"云日互出没,数朝飞雨清"两句表明经过几天的阴雨天气,现在云和阳光开始交替出现,雨也变得轻盈而有节制。这种不稳定的天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晴朗。

接着的"曈昽似欲止,廉纤还未晴"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过渡期的天气特点,天色依旧有些阴沉,但似乎雨要停止,而真正的晴好天气尚未来临。

随后的"映空轻丝乱,著物细珠明"则具体描绘了小雨过后情景,轻纱般的云朵在空中飘散,细如珠玉的小水滴挂满物表,显现出一种晶莹剔透之美。

"叶端危未落,荷心重忽倾"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雨后植物的状态,叶片上还残留着雨滴,没有完全掉落,而荷花的心则因吸收了雨水而显得沉甸和倾斜。

接下来的"喜凉高燕舞,便湿群蛙鸣"则捕捉到了小雨过后的生态瞬间,燕子在凉爽的空气中自由飞翔,而湿润的环境激发了蛙类的活力,它们开始欢快地鸣叫。

最后,"于予亦有得,药畹胡麻生"表达了诗人对这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变化的喜悦之情,以及这种天气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可能是指某些作物在此环境中茁壮成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将小雨过后的自然美景与生机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天气转变所带来的内心喜悦。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不寐

思梦久不效,良夜行已阑。

此心如杯水,扰易澄苦难。

百年能几何,万虑谁能殚。

弃置勿复寻,专取形神安。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晴空碧于水,那得片云飞。

映日成丹凤,随风变白衣。

去来皆绝迹,隐显两忘机。

天理谁能测,终然何所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今古路

出门道路多,纵横不可测。

我今欲远行,须问曾行客。

徐徐逢路人,借问青松侧。

客曰今何往,答之游京国。

客乃指要路,而言行有益。

古路虽大道,不如今路直。

但行今人路,犹如假羽翼。

彼客别我去,独自踌躇立。

为见今古路,信乃无差忒。

今路足轮蹄,古路多荆棘。

欲行今人路,恐背古人迹。

欲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

又拟不出门,奈何饥寒逼。

哀哀此时路,悠悠苍天色。

不避今人嫌,路须行古陌。

古陌虽然远,且保无蹶失。

勉哉自勉哉,前去难云适。

不获见杨朱,万古凝愁魄。

形式: 古风

介甫巫山高命光属和勉率成篇真不知量

巫山高,巫山之高高不极。

寒江西来曳练长,群峰森罗十二戟。

清狖悲号裂翠崖,老蛟怒斗摧丹壁。

轻生重利三巴客,一叶直冲高浪白。

船头吟啸坐自如,仰视长天不盈尺。

丛祠象设俨山椒,巫祝纷纷非一朝。

云是高唐神女之所处,至今暮雨常萧萧。

我闻神理明且直,兴亡唯观恶与德。

安肯来从楚国君,凭依梦寐为淫昏。

襄王之心自荒惑,引领日望阳台云。

独不思怀王西行不复返,甲光照地屯秦军。

蚕食黔中下荆门,陵园宗庙皆烧焚。

社稷飘零不复存,嗟嗟若敖鼢冒时,筚路蓝缕皆辛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