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曹娥碑歌

婉娈曹氏女,生长虞江滨,乃父安歌能乐神。

?涛江心迎伍君,偶然失脚成沉沦。

其时孝娥才十四,日夜哀号动天地。

奋身跃入龙伯宫,抱父尸出洪波中。

汉安年迄元嘉始,惨淡荒坟烟蔓里。

度令深期民俗淳,蕙肴椒浆方祭诔。

诔文本是邯郸作,勒石垂光非溢美。

好辞既赏蔡中郎,妙墨重挥王内史。

内史临池小楷精,出神入圣由天成。

风格真淳乐毅论,气运逸迈黄庭经。

曹娥之碑尤注意,外足婉丽中坚贞。

疾迟偃仰各合度,正侧方圆皆有程。

金锥画沙锋芒敛,玉树照水枝柯清。

秋风群飞鸿雁叙,夜天行列星宿明。

元常铭石犹隶体,力命雅深堪与比。

鸿都分法授于神,笔势去来同一轨。

流传萧梁到李唐,纷纷鉴者迷精光。

退之平时厌姿媚,于此题识何端庄。

乃知嗜好在奇古,况兼孝烈如曹女。

碑阴隐语亦了然,可惜无言讥魏武。

魏武徒劳校色丝,以孝移忠忍不为。

独觉遗风扇乡里,顺孙孝子相追随。

四明有逸民,示我碑一幅,真若圭璋出群玉。

书家往往无真识,太息还君须韫椟。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丽曹家女,生长虞江边,父亲歌声能娱神。
涛涛江心迎伍君,不慎失足沉入深渊。
那时孝娥仅十四,日夜悲泣天地动。
她跳入龙伯宫救父,抱尸出洪流中。
从汉安到元嘉年间,凄凉荒坟在烟雾中。
风俗淳朴期待深长,蕙肴椒浆祭祀哀伤。
诔文本出于邯郸,刻石留名非过誉。
蔡中郎赞赏好辞章,王内史再提妙墨香。
内史书法小楷精,神妙入圣天赋予。
风格真挚似乐毅,气韵超逸似黄庭。
曹娥碑尤为瞩目,外柔内刚显坚贞。
字形疾徐有定规,正斜方圆皆有序。
金锥划沙锋芒敛,玉树映水枝叶清。
秋风吹过雁南飞,夜空星宿排列明。
元常铭文隶书风,力度情感可相比。
技法传自神明授,笔势流畅同轨行。
历经萧梁至李唐,观赏者多迷失光芒。
韩愈平日厌俗媚,此碑题跋何端庄。
可知喜好在奇特古朴,孝烈如曹女更珍贵。
碑阴暗语清晰可见,可惜无言讥讽魏武。
魏武徒劳选美色,以孝移忠实不该。
唯有曹娥遗风在,孝子顺孙相继来。
四明有逸民赠我碑,如瑰宝出群玉质。
书法家往往识不足,叹息归你藏入库。

注释

曹氏女:曹家女儿。
虞江滨:虞江边。
安歌:歌声和悦。
伍君:伍子胥。
孝娥:曹娥。
龙伯宫:神话中的宫殿。
元嘉:南朝宋的年号。
民俗淳:风俗淳朴。
蔡中郎: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
王内史: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
乐毅论:乐毅的论著。
黄庭经:道教经典。
婉丽:柔美。
坚贞:坚定忠诚。
金锥画沙:用金锥在沙上写字。
玉树照水:比喻书法之美。
元常:王羲之的字。
隶体:隶书风格。
退之:韩愈。
遗风扇乡里:遗留的美德影响乡里。
逸民:隐居不仕的人。
圭璋:古代贵重的玉器,比喻优秀人才。
韫椟:收藏在盒子里。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她的故事感天动地。诗中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曹娥不仅美丽而且坚贞,她的孝行如同碑文般铭刻在人们心中。此外,诗人还赞赏了书法家王献之的书法作品,认为其笔力雄健,如同神仙一般。

诗中的语言和意境都很丰富,比如“婉娈曹氏女”一句,就既描绘了曹娥的美丽,也烘托出了她的柔弱与坚贞。再比如“奋身跃入龙伯宫,抱父尸出洪波中”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曹娥的孝心,更表现了她在危急时刻的勇气和果断。

整首诗通过对曹娥故事的再现,以及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美德和艺术的崇尚。同时,也反映出诗人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福祐王庙

关中失鹿人争逐,一去鸿门不可寻。

千古英雄死遗恨,封侯庙食更何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

炎祚开中叶,龙翔自有真。

挥戈回日照,洗甲挽天津。

立极乾坤正,循环雨露新。

嗣皇能继志,诗为武功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历数尧咨舜,羹墙舜见尧。

三加徽号册,五日未央朝。

庙祀瞻龙衮,韶音遏凤箫。

伏蒲思往事,泪湔浙江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满江红.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踏遍江南,予岂为、解衣推食。

谩赢得、烟波短棹,月楼长笛。

看剑功名心已死,积薪涕泪今谁滴。

想中原、一望一伤情,英雄客。形势地,还如昔。

谈笑里,封侯觅。岂有于前代,无于今日。

龙豹莫藏韬略手,犬羊快扫腥膻迹。

看诸公、事业卜枭卢,何劳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