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庙

亿兆夷人困独夫,惟君先见得良图。

为仁始欲扶商祚,去国终能启宋都。

鈇锧岂甘因谏死,髡钳仍免作官奴。

千年庙食应无愧,知退知亡即圣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亿万异族受暴政困扰,唯独您洞察出明智的策略。
为了仁德,您起初想扶持商业繁荣,离开国家最终开启宋都新纪元。
您不甘心因直言进谏而受斧锧之刑,髡钳囚禁也没成为官府奴隶。
千年的庙宇祭祀,您应当无愧于斯,懂得退让和生死之道者,实为圣贤之人。

注释

亿兆:亿万。
夷人:异族。
独夫:暴君。
君:您。
良图:明智策略。
为仁:为了仁德。
扶商祚:扶持商业繁荣。
去国:离开国家。
启宋都:开启宋都。
鈇锧:斧锧(古代刑具)。
因谏死:因直言进谏而死。
髡钳:髡钳(古代刑罚,剃发束颈)。
官奴:官府奴隶。
庙食:庙宇祭祀。
无愧:无愧疚。
知退:懂得退让。
知亡:懂得生死。
圣徒:圣贤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所作的《微子庙》,主要赞颂了殷商末代贵族微子的智慧与品德。首句"亿兆夷人困独夫"描绘了商纣王暴政下的百姓苦难,而微子独具慧眼,预见到了商朝的衰败。"为仁始欲扶商祚"赞扬他试图以仁德挽救王朝的初衷。

"去国终能启宋都"则叙述了微子在商朝灭亡后,离开故土,开启周朝(宋都)新纪元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果断和远见。"鈇锧岂甘因谏死,髡钳仍免作官奴"这两句,通过微子宁愿受刑也不愿屈服,以及虽被囚禁但仍保持尊严的形象,展现了其高尚节操。

最后两句"千年庙食应无愧,知退知亡即圣徒"总结评价,认为微子因其明智的退位和对国家兴亡的深刻理解,千百年来受到祭祀,实至名归,堪称圣贤。整首诗通过微子的事迹,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智慧与道德的赞美。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暮秋江上逢端州朱使君诗以申饯

奕叶清棻远,夫君素履恢。

人皆推世德,我亦爱卿材。

新命一麾守,长途万里来。

画船江雨暗,红旆海风开。

服岭先声浃,编氓美化该。

此行真邂逅,几日共沿洄。

去矣瞻仙棹,依然对酒杯。

前程如见忆,为寄早春梅。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歌者李苏苏

歌妙累累若贯珠,历城惟祗数苏苏。

何当更唱阳春曲,为尔今宵倒玉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招提院静照堂

院静远嚣尘,虚堂缔构新。

几招台岭客,共话沃州春。

想像山中乐,优游物外身。

公卿诗满壁,雅正日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袁州东湖卢肇石

袁山之阳秀水侧,草覆遗基谁氏宅。

皆云子发其姓卢,往往文章名籍籍。

宅中旧物何所存,惟有嶙峋一区石。

阔才三尺高倍寻,久卧尘沙群瓦砾。

余心好异因独往,下马环观聊拂拭。

地表可见十二三,已足怪骇动魂魄。

呼工运锸堑其旁,挽以长縆百夫力。

杂然鼓噪登大车,恍尔如蒙巨灵擘。

选置东湖最佳处,四面澄波映天碧。

倚空突兀无与邻,顿觉亭台增气色。

弯环幽窦莫敢掸,恐有乖龙飞霹雳。

余尝南游到阳朔,众峰矗矗春笋植。

扪萝踏藓穷之遍,若此奇卓曾未识。

郡人奔走来如云,故老惊视复唧唧。

乃言此石遇真赏,屈指于今年二百。

沈埋旷代谁尔珍,一日光价逾荆璧。

嗟余束发大夫后,区区志尚惟孤直。

十年再谪非不穷,犹慕坚纯无改易。

如何故老不我愚,感物再三形叹息。

石不能言人有言,忽使他时重湮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