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三)

人间皆热恼,我自不随情。

一室闲趺坐,天魔魂震惊。

百千大火聚,中有片玉清。

大哉慈忍力,妙湛合无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诗人释德洪在狱中对人生、宇宙、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人间皆热恼,我自不随情”开篇即揭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他似乎在说,尽管世间充满了纷扰和烦恼,但自己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情绪的影响。

接着,“一室闲趺坐,天魔魂震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静室中冥想的情景,仿佛连天魔都为之震撼,暗示了诗人内心力量的强大。这种力量不仅能够抵御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更能在孤独中找到心灵的宁静。

“百千大火聚,中有片玉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外界的纷扰比作熊熊烈火,而内心深处却有一片纯净之地,象征着内在的平静与清明。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境界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宇宙真理的追求和理解。

最后,“大哉慈忍力,妙湛合无生”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慈悲与忍耐之力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他认为,通过慈悲与忍耐,可以达到与宇宙和谐共存的境界,实现生命的超越和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个体与宇宙、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精神追求,体现了宋代禅宗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四)

见行常润发,种子复难忘。

倏尔情尘起,刹那心境彰。

譬如镜中女,非镜非红妆。

欲證牛无角,当如龟六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五)

吾闻能障道,惟强觉妄知。

欲得长灵妙,直须无失时。

钟声鸣静夜,昼击则生疑。

踞地真师子,风颠漏泄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六)

众生各圆满,本觉妙明心。

常用交神对,无令见慢侵。

霜刀惟切玉,妙指但鸣琴。

□与雪山子,经行烟翠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七)

了然心自知,法法露全体。

遣化借灯王,引手搏妙喜。

大用吾亦然,何独居士耳。

万里见神光,当以顶后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