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

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

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

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

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柳色》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力与春日之美。

首联“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以鹅黄色的比喻引出对柳树绿色的赞美,强调了柳色的独特与深邃。颔联“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进一步描绘了雨后柳树的浓绿与倒映在水面上的翠绿,生动地表现了柳树在春雨洗礼后的生机勃勃。

颈联“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则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营造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十里长的溪边小路上,蝉鸣声此起彼伏;夕阳的余晖洒在远处的驿站楼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斜线。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象融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

尾联“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柳树之美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柳树在御沟中的独特地位,即使不被众人所熟知,它依然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春天景色。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春天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雨宿武城追和先温州夜宿武城二首(其一)

长河风雨送,尽日傍沧洲。

白浪滩都没,青枫叶乱流。

百忧双短鬓,千里一孤舟。

日暮墟烟合,荒寒满舵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雨宿武城追和先温州夜宿武城二首(其二)

经过言偃邑,非复昔时城。

里俗无从问,弦歌空有名。

江湖孤雁断,风雨乱鸡鸣。

酒醒青灯暗,春寒一夜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九逵阻雨

飘风终夕号,客子念明发。

愁闻雨萧萧,况听泥滑滑。

流潦失牛马,春云暗城阙。

昨日青枫根,已逐沙痕没。

不堪行路忧,中夜生华发。

四月尚重裘,怪事吁可咄。

慌忽梦吴江,香羹荐春鳜。

非关重土思,远道心迫卒。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怀石湖寄吴中诸友

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著花。

青子熟时应忆我,绿阴成处正思家。

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

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